时间:2017-11-10 09:18:36
1、选择题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质点a、b相距1.05m,已知当a达到最大位移时,b恰好在平衡位置,若波的频率是200Hz,则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
A.120m/s
B.140m/s
C.280m/s
D.420m/s
参考答案:由题意,当a达到最大位移时,b恰好在平衡位置,则xab=(2n+1)14λ,(n=0,1,2,3…)
得λ=4xab2n+1
波速v=λf=4xabf2n+1=4×1.05×2002n+1m/s=8402n+1m/s,当n=3时,v=120m/s;当n=1时,v=280m/s.由于n是整数,v不可能等于140m/s和420m/s.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蝙蝠在飞行中每秒钟向正前方发射40次超声波,每次发射100个频率为2×106Hz的完整波,在空气中形成一系列断续的波列.假设蝙蝠沿直线飞行,速度为v1=20m/s,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v2=340m/s,水中的声速为1450m/s。则
A.蝙蝠发射的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60m/s
B.蝙蝠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频率比发射的超声波频率要高
C.此超声波经静止障碍物反射后波长会变长
D.此超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波长变长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无论波源是否运动,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空气中的声速,即题设340m/s,A错;由于蝙蝠迎着反向波的方向运动,由多普勒效应可知,蝙蝠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比发射的超声波频率高,B正确;超声波经静止障碍物反射,相当于反射“波源”不动,因此超声波频率和波长与反射前相比不变,C错;由于水中的声速大于空气中的声速,由可知,波长随声速的增大而变长,D正确。
考查考生对多普勒效应、波长等概念的理解深度,对波的形成和传播特性掌握程度,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在正解多普勒效应时,反射波的障碍物可看作“波源”,波源不动,则反向波的频率不变,波长不变,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同时引入了波的“折射”现象,考生可以避开“折射”而直接用波速、波长和频率关系式来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一列横波在两个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1)由图所示读出波的振幅和波长;
(2)设周期大于,如波是向右传播的,波速多大?如波是向左传播的,波速多大?
(3)设周期小于,且波速为6000米/秒,这列波传播方向如何?
参考答案:(1)A=0.2m,
(2)波向右传播,;波向左传播,
(3)波是向左传播的
本题解析:18解:(1)由图象可知:波的振幅A=0.2m,波长。
(2)在当
时,波传播距离小于一个波长。若此波向右传,由图可知P点的振动恰传到M点,
则波速
若波向左传,由图可知P点的振动恰传到N点,PN=s?=6m,则波速=
(3)周期小于时间内传出距离大于一个波长。波速
内传出距离为
又波长
30米合3个波长零6米(
波长),因为每传出一个波长波形不变,所以只考虑6米(
),由图象可知,波是向左传播的。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列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频率发生变化,波长和波速不发生变化
B.波长和波速发生变化,频率不发生变化
C.波速发生变化,频率和波长不发生变化
D.波长发生变化,频率和波速不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波速由介质决定,频率由波源决定,当波速发生变化时,由v=λf,可知波长也发生变化B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指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根据λ=
d L |
参考答案:A、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质点的振动速度与波传播的速度不等.故A错误.
B、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知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故B正确.
C、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Ldλ,知红光改为绿光,波长变短,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故C正确.
D、水中的气泡看起来明亮,因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一部分光发生全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E、光纤通信、医用纤维式内窥镜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而全息照相和数码相机运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