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09:05:27
1、选择题 (6分)2005年是“世界物理年”,100年前的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之年,这一年他先后发表了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其中关于光量子的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D.某单色光照射一金属时不发生光电效应,改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该金属时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E.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非常短,这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参考答案:ADE
本题解析: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不是正比关系.故B错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C错误.某单色光照射一金属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改用波长较短的光,根据
知频率增大,可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光照强度只和光子个数有关,与光电效应时间无关,E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波长是λ1的光恰好能使金属P发生光电效应,波长是λ2的光恰好能使金属Q发生光电效应,已知波长λ1>λ2.下列选项A、B是两种金属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图象;选项C、D是用甲光照射金属P、乙光照射金属Q时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已知甲、乙两束光的频率ν甲>ν乙,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0=hγ-hγ0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根据图线斜率可得出普朗克常量.横轴截距表示最大初动能为零时的入射光频率,已知波长λ1>λ2,所以γ1<γ2,因此Q的横轴截距大,故A正确,B错误;
C、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与电压轴交点表示遏制电压,因eU0=hγ0,由于甲、乙两束光的频率ν甲>ν乙,由P的遏制电压大,故D正确,C错误.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
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
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D.在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情况下,当入射光的频率增大为原来的两倍,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参考答案:A、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A错误;
B、当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产生光电效应时,说明该光的频率偏小,即波长偏长,故B正确;
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故C正确;
D、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γ-W,可知,当入射频率提高2倍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原来的两倍,故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强度相同的红光和蓝光分别照射同一种金属,均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用红光照射时,该金属的逸出功小,用蓝光照射时该金属的逸出功大
B.用红光照射时,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低,用蓝光照射时该金属的截止频率高
C.用红光照射时,逸出光电子所需时间长,用蓝光照射时逸出光电子所需时间短
D.用红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用蓝光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参考答案:A、同种金属的逸出功是相同的,A错误;
B、同种金属的截止频率是相同的,B错误;
C、只要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逸出光电子的时间一样,C错误;
D、蓝光的频率比红光大,由EK=hf-W知,用蓝光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 hν-W0,下面的理解正确的有 : (?)?
A.用相同频率的光照射同一金属,逸出的所有光电子都具有相同的初动能Ek
B遏止电压与逸出功的关系是UCe=W0
C逸出功W和极限频率ν0之间满足关系式W= hν0
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用相同频率的光照射同一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都相同,选项A 错误;遏止电压与逸出功的关系是,选项B错误;逸出功W和极限频率ν0之间满足关系式W= hν0,选项C正确;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满足
,故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不是正比关系,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