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08:46:19
1、计算题 )如图所示,在长为L=57cm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上的竖直玻璃管内,用4cm高的水银柱封闭着51cm长的理想气体,管内外气体的温度均为33℃ ,大气压强p0=76cmHg.
①若缓慢对玻璃管加热,当水银柱上表面与管口刚好相平时,求管中气体的温度;
②若保持管内温度始终为33℃,现将水银缓慢注入管中,直到水银柱上表面与管口相平,求此时管中气体的压强。
参考答案:①T2=318K②P2=85cmHg
本题解析:①设玻璃管横截面积为S,以管内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 气体经等压膨胀:
初状态:V1=51S,T1=306K
末状态:V2=53ST2=? (1分)
由盖—吕萨克定律:(2分)得T2=318K (1分)
②当水银柱上表面与管口相平,设此时管中气体压强为P,水银柱的高度为H,管内气体经等温压缩:
初状态:V1=51S P1= 80cmHg (1分)
末状态:V2?=(57-H)S P2="(76+H)" cmHg (1分)
由玻意耳定律:P1 V1 =P2V2?(2分)
得 H=9cm(1分)
故P2=85cmHg(1分)
考点:考查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内径均匀的S形玻璃管,其中C管竖直插在水银槽内,管内水银面比槽内水银面高.A、B管内充有水银,将一段空气柱封闭在B、C两管内水银面的上方.现向A管内再注入一部分水银,设水银不会从B管流入C管,槽内水银面高度不变,且温度保持不变,则待再度平衡时
A.从A管流入B管的水银比从C管流出的水银多
B.从A管流入B管的水银比从C管流出的少
C.从A管流入B管的水银等于从C管流出的水银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A管注入水银时,B管水银面上升→C管水银面下降,→B管内上升的高度>C管内下降高度入量>C管流出量.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细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竖直插在大而深的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玻璃细管足够长,管内气柱长4 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0 cm。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移动. (大气压强相当于75cmHg)求:
①若要使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此时管内气柱的长度;
②若要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5 cm,玻璃管又应如何移动多少距离。
参考答案:①3.5 cm?②5.33cm或26.11cm
本题解析:① 玻璃管内的空气作等温变化,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时,根据玻意耳定律:
( p0 – rgH1 ) S l1 = p0 S l2 ?(2分)
解得:?(2分)
②(a)若管内水银面较高,管内气柱长l3,根据玻意耳定律:
( p0 – rgH1 ) Sl1 =" (" p0 – rgH3) Sl3?(1分)
解得:?(1分)
玻璃管上移的距离:x2 = H3+l3 – ( l1 + H1 )="15+4.33-(4+10)=5.33" cm(1分)
(b)若管外水银面较高,管内气柱长l4,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 p0 – rgH1 ) Sl1 =" (" p0+ rgH4) Sl4?(1分)
解得:?(1分)
玻璃管下移的距离:x4 = l1 + H1 +H4-l3 =4+10+15-2.89=26.11cm?(1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灌有水银,右管上部另有一小段水银柱将一部分空气封在管内,若温度不变,则
[? ]
A.在左管内注入一些水银,空气柱体积将减小
B.在左管内注入一些水银,水银面高度差h?将增大?
C.在右管内注入一些水银,空气柱的长度不变?
D.在右管内注入一些水银,水银面高度差h将增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一气象探测气球,在充有压强为1.00atm(即76.0cmHg)、温度为27.0℃的氦气时,体积为3.50m3。在上升至海拔6.50km高空的过程中,气球内氦气逐渐减小到此高度上的大气压36.0cmHg,气球内部因启动一持续加热过程而维持其温度不变。此后停止加热,保持高度不变。已知在这一海拔高度气温为-48.0℃。求:
(1)氦气在停止加热前的体积;
(2)氦气在停止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的体积。
参考答案:解:(1)在气球上升至海拔6.50km高空的过程中,气球内氦气经历一等温过程
根据玻意耳-马略特定律有①
式中,是在此等温过程末氦气的体积
由①式得 ②
(2)在停止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氦气的温度逐渐从下降到与外界气体温度相同,即
。这是一等过程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③
式中,是在此等压过程末氦气的体积。由③式得
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