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08:39:54
1、简答题 如图所示,图甲、图乙是物理史上两个著名实验的示意图,通过这两个实验人们对光的本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1)图甲是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做的______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是光的______说的有力证据.
(2)图乙是______?实验的示意图,该实验是光的______说的有力证据.
参考答案:图甲是托马斯?杨做的双缝干涉实验,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图乙为光电效应的实验,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故答案为:(1)双缝干涉,波动.(2)光电效应,粒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海市蜃楼、沙漠蜃景都是由于光的衍射而产生的
C.光的色散是光的干涉现象
D.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高速粒子流
参考答案:A、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A正确;
B、海市蜃楼、沙漠蜃景都是由于光的折射而产生的,B错误;
C、光的色散是光在某种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造成的,C错误;
D、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高速粒子流,D正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下面几种有关光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干涉的是( )
A.在水面的油膜上看到彩色条纹
B.通过游标卡尺两测脚间的狭缝,观看与狭缝平行的线光源时,看到彩色条纹
C.照相机镜头呈淡紫色
D.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滤光片可以使景像更清晰
参考答案:A、在水面的油膜上看到彩色花纹是油膜上下表面反射的两列波发生干涉,故A正确;
B、通过游标卡尺两测脚间的狭缝,观看与狭缝平行的线光源时,看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故B错误;
C、光通过照相机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增透膜前后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故照相机镜头呈淡紫色,故C正确;
D、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滤光片可以使景像更清晰,这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故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一点P到双缝的距离之差为1.5×10-7m,若用频率为 Hz的单色光照射双缝,该点处于亮条纹还是暗条纹?从屏中心算起这是第几条什么条纹?
参考答案:暗,第3条暗条纹
本题解析:;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P点处于暗条纹,令
,这是第3条暗条纹。
点评:本题考查了关涉现象中干涉条纹的判断和计算。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把一个具有球面的平凸透镜平放在平行透明玻璃板上(如图)。现用单色光垂直于平面照射,在装置的上方向下观察,可以看到干涉条纹,那么关于两束干涉光及干涉条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束干涉光是、
面反射形成的
B.干涉条纹是中央疏边缘密的同心圆
C.两束干涉光是、
面反射形成的
D.干涉条纹中是中央密边缘疏的同心圆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光的干涉。将一曲率半径相当大的平凸玻璃透镜放在一平面玻璃的上面,则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厚度随直径变化的空气薄膜,空气薄膜的等厚干涉条纹是一组明暗相间的同心环,该干涉条纹最早被牛 顿发现,所以称为牛顿环。由图可知,空气薄层是两个反射面,所以可以得到,两束干涉光是图中b、c面反射形成,故A错误,C正确;用单色光照射时,表现为一些明暗相间的单色圆圈。因空气薄层厚度不是均匀增加,而是越向外越厚,所以这些圆圈的距离不等,随离中心点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窄,干涉条纹不是疏密均匀的同心圆,是中央疏边缘密的同心圆,故B正确,D错误。
因此选:B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