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08:22:03
1、实验题 (1)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B.若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则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又要保证橡皮条结点的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
(2)探究步骤中:
a、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b、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
以上两步骤均有错误和疏漏,请指出错误和疏漏。
在a?中是???
在b?中是?
参考答案:(1 )AC(2)在a?中是?疏漏:记录两个弹簧的方向在b?中是错误:要把结点拉到位置O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 )
A.L0=0.02?m,k=500?N/m
B.L0=0.10?m,k=500?N/m
C.L0=0.02?m,k=250?N/m
D.L0=0.10?m,k=250?N/m
参考答案:根据胡克定律,有
F1=k(L1-L0),有15=k(0.16-L0);
F2=k(L2-L0),有20=k(0.18-L0);
联立两方程组,得:L0=0.10m,k=250N/m.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小明同学用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由实验得到弹簧伸长X与弹簧受到拉力F关系如图a所示,由图求得弹簧乙的劲度系数_______N/m。若要在两根弹簧中选用一个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_______;用制作好的弹簧秤来测量物体的重力,如图b所示,物体重_______N。
参考答案:200,甲,4.0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实-11-9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两摆摆长相同,悬挂于同一高度,A、B两摆球均很小,质量之比为1∶2.当两摆均处于自由静止状态时,其侧面刚好接触.向右上方拉动B球使其摆线伸直并与竖直方向成45°角,然后将其由静止释放.结果观察到两摆球粘在一起摆动,且最大摆角成30°.若本实验允许的最大误差为±4%,此实验是否成功地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见解析
本题解析:设摆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摆长为l,B球的初始高度为h1,碰撞前B
球的速度为 vB.在不考虑摆线质量的情况下,根据题意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h1=l(1-cos45°)? ①mBvB2=mBgh1?②
设碰撞前、后两摆球的总动量的大小分别为p1、p2.
有p1=mBvB?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p1=mB?④
同理可得 p2=(mA+mB)?⑤
联立④⑤式得=
?
?⑥
代入已知条件得2≈1.03
由此可以推出≈1.4% <4%
所以,此实验在规定的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8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1)实验所用的电源是(?)
A、4~6V的交流电? B、4~6V的直流电? C、220V的交流电? D、220V的直流电
(2)关于实验正确的操作是(?)
A、先打开电源,待稳定后再松手?B、先松手后,再打开电源
(3)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v4=?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1)A?(2分)?(2)A?(2分)?(3)0.84 (2分)?,2.00?(2分)
本题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用4~6V的交流电,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用220V的交流电,则A正确;
(2)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必须先打开电源,待稳定后再松手,否则纸带无法利用,实验也比较混乱,则A正确;
(3)如图
根据匀速运动规律可知:,即v4=0.84m/s;
根据逐差法原理可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