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大全《原子的核式结构》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11-10 08:14: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方程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X是由Th原子释放的核外电子
B.该衰变是β衰变
C.加压或加温不能改变其衰变的快慢
D.Th发生衰变时原子核要吸收能量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X是由Th原子核内释放的电子,故选项A错误;由于X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原子核放出了电子,所以该衰变是β衰变,选项B正确;核衰变时,通过加压或加温是不能改变其衰变快慢的,故选项C正确;Th发生衰变时原子核要放出能量,故选项D错误。
考点:原子核的衰变,核反应方程。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β衰变说明原子核里有电子
B.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
C.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缩短
D.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


参考答案:A、β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释放出来的电子就是β粒子,可知β衰变现象不是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故A错误.
B、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共产生:1个24He和2个-10e
所以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不变,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知,中子数减少:4.故B正确.
C、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内部性质决定的,与温度无关,所以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不能缩短其半衰期.故C错误.
D、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弱,不能用来消除有害静电.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放射线能杀伤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分裂,所以人体可以经常照射
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β衰变产生的电子,来自原子核,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但是电子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故A错误;波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故B正确;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核子结合得越牢固,D错误;放射线的辐射对人体的伤害较大,C错误。
考点:考查了β衰变、玻尔理论、放射线、比结合能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经常开窗通风也是减少日常环境中氡的放射性危害的重要措施
B.把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它稳定元素中,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变短
C.(钍)经过多次α和β衰变,变成(铅)后,铅核比钍核少了16个中子
D.放射性射线能杀死生物体细胞或诱发基因突变,故任何剂量的射线对人体都会产生伤害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表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B.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
D.一群处于n=3状态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只能辐射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参考答案:A、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表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
B、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并不能说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B错误.
C、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故C正确.
D、根据C23=3知,一群处于n=3状态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可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