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08:12:57
1、实验题 图8甲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小球从斜面上一定高度处从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水平轨道后落下。图8乙是实验后在白纸上描出的轨迹和所测数据:
(1)(6分)在实验中,需要小球重复运动。每次都使小球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的原因_______
(2)(6分)根据图8乙,可算出此平抛运动初速度v0=__m/s。(g=10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6分)如图9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来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到达b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b="_" _________m/s。(g=10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保证小球作平抛的初速度相同
(2)1.6
(3)0.71
本题解析::(1)每次都使小球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的原因是保证小球作平抛的初速度相同;
(2)
竖直方向上有:△y=gT2,解得T=
==0.1s
则v0=
=1.60m/s? vyb=
?所以到达b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v=
=0.71m/s.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以及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会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垒球落地时瞬间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
B.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
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1)小球飞离D点时的速度;
(2)小球从B点到D点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3)小球再次进入圆管后,能否越过C点?请分析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
?(2)
?(3)
,故小球能过C点
本题解析:(1)小球飞离D点做平抛运动,
有
?(1)
?(2)
由(1)(2)得
?(3)
(2)设小球从B到D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
在A到D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4)
代入计算得,
?(5)
(3)设小球从C到D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
根据动能定理,有
?(6)
代入计算得,
?(7)
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
根据动能定理,有
?(6)
?(7)
小球再次从D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
根据动能定理,有
?(8)
?(9)
小于过BE段时摩擦力大小随速度减小而减小,摩擦力做功也随速度减小而减小。第二次通过BC段与CE段有相等的路程,速度减小(10)
所以
?(11)
由此得
,故小球能过C点。?(12)
说明:(1)(2)(3)(5)每式2分,(4)3分,其余各1分,共18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飞机在距地面500m的高处以恒定的速度沿水平方向飞行,飞行过程中释放一个炸弹,炸弹着地即刻爆炸,爆炸声向各个方向传播的速度都是
| 1 3 |
参考答案:根据h=12gt2得,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做杂技表演的汽车从高台水平飞出,在空中运动后着地,一架照相机通过多次曝光,拍摄得到汽车刚好着地及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照片如图所示(虚线为正方形格子).已知汽车长度为3.6m,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由照片可推算出汽车离开高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高台离地面高度为________m.
参考答案:12m/s;11.25m。
本题解析:观察图示可知,正方形格子的边长相当于3.6m,在这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汽车在竖直方向的距离分别为3.6m和7.2m,故根据△x=gT2,可计算出照相机连续曝光的时间间隔T=
=0.6s,故汽车离开高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
=12m/s;还可计算出第二次曝光时汽车在竖直向下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下=
=9m/s,故第二次曝光时汽车离高台的距离为h=
=4.05m,故高台离地面高度为4.05m+7.2m=11.25m。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