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卷《光的色散、光的颜色》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11-05 17:49: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三束光,分别照射到相同的金属板a、b、c上,如题图所示,已知金属板b有光电子放出,则可知(  )
A.板a一定不放出光电子
B.板a一定放出光电子
C.板c一定不放出光电子
D.板c一定放出光电子
91考试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13-4-5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3-4-5
A.a侧是红色光,b侧是紫色光
B.在真空中a侧光的波长小于b侧光的波长
C.三棱镜对a侧光折射率小于对b侧光的折射率
D.在三棱镜中a侧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侧光的传播速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玻璃对各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导致色散的形成,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对红光的最小,据n=可以得a侧为紫光,b侧为红光,红光的波长大于紫光的波长,由n=c/v可以求出,红光的传播速度大于紫光的.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了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
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C.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了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A正确;由于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则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B错误;由于光导纤维丝进行全反射时,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要大,故C正确;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故D错误。
考点:光现象辨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束白光从顶角为θ的三棱镜一边以较大的入射角θ1射入,在屏P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如图所示,在入射角θ1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假如屏上彩色光带先后全部消失,则(  )
A.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
C.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D.红光和紫光一起同时消失



参考答案:由表格数据看出,紫光的折射率最大,临界角最小,当入射角θ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光线射到棱镜右侧面的入射角减小,紫光的入射角最先达到临界角,发生全反射,最先消失,则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平时我们看到的天空都是蔚蓝色的,对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中的蓝、靛、紫光波长比较短,不容易绕过空气等微粒而传播,一部分蓝、靛、紫光散射到空中形成的
B.这是太阳光在大气中被吸收的结果
C.这是因为大气吸收了太阳光中的蓝光形成的
D.这是因为蓝光的频率比较大,折射率比较大,传播的速度比较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光在大气中的散射现象.大气本身是无色的,天空的蔚蓝色是大气分子、冰晶、尘埃等和阳光共同作用的结果.阳光进入大气时,波长较长的红、橙光易绕过大气分子等,射向大地;而波长较短的蓝、靛、紫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等,很容易发生散射现象,一部分蓝、靛、紫光散射到天空中,天空便呈现出蔚蓝色了.


本题难度:简单



Do not 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 不要旧瓶装新酒。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