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7:38:44
1、实验题 某同学得用图1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约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2所示,图2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m,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
完成下列填空:(重力加速度取9.8m/s2)
(1)设P1、P2、和P3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和x3,纵坐标分别为y1、y2和y3,从图2中可读出︱y1- y2︱=_________m,︱y1- y3︱=__________m,︱x1- x2︱=__________m(保留两位小数)。
(2)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取的数据,求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_s,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___________m/s(均可用根号表示)。,
(3)已测得小球抛也前下滑的高度为0.50m,设E1和E2分别为开始下滑时和抛也时的机械能,则小球从开始下滑到抛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相对损失,×100%=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0.61? 1.61? 0.60
?(2)0.20? 3.0
?(3)8.2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由图可知P1到P2两点在竖直方向的间隔为6格, P1到P3两点在竖直方向的间隔为16格所以有
=0.60m.
="1.60m." P1到P2两点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6个格.则有
=0.60m.
(2)由水平方向的运动特点可知P1到P2与P2到P3的时间相等,根据
,解得时间约为0. 2s,则有
(3)设抛出点为势能零点,则开始下滑时的机械能为E1=mgh=mg/2,抛出时的机械能为E2=
=4.5m,则根据
0.082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重力、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受重力,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B.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因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C.有摩擦力则必定有弹力
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无弹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如图a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b是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伸长长度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刻度尺
(2)弹簧的原长、悬挂钩码个数以及与弹力(外力)对应的弹簧长度
(3)200;弹簧自身有重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同学在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F / N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a / m·s-2 | 0.10 | 0.20 | 0.29 | 0.40 | 0.51 |
参考答案:(1)略(2)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的倒数?(3)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1N?
(4)__1__kg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一种竖直加速度器.他们先将轻弹簧上端用胶带固定在一块表面竖直的纸板上,让其自然下垂,在弹簧末端处的纸板上刻上水平线A;再将质量为100g的垫圈用胶带固定于弹簧的下端,在垫圈静止时的弹簧末端处刻上水平线B;然后再B的下方刻一水平线C,使AB间距等于BC间距.假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值g=10m/s2.当加速度器在竖直方向运动,垫圈相对纸板静止时( )
A.若弹簧末端在A处,则表示此时加速度器的加速度为零
B.若弹簧末端在A处,则表示此时加速度器的加速度大小为g,且方向向下
C.若弹簧末端在C处,则垫圈对弹簧的拉力为2N
D.若弹簧末端在BC之间某处,则此时加速度器一定是在加速上升
参考答案:A、若弹簧末端在A处,知弹簧的弹力为零,垫圈所受的合力为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垫圈的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则加速度器的加速度大小为g,且方向向下.故A错误,B正确.
C、若弹簧末端在C处,根据胡克定律知,弹簧的弹力等于2mg=2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垫圈的加速度a=2mg-mgm=g,方向向上.故C正确.
D、若弹簧末端在BC之间某处,弹簧的弹力大于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则加速器可能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故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