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题《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11-05 17:19: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的科学家是
A.奥斯特
B.安培
C.法拉第
D.欧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电磁感应现象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所以C选项正确
故选C
考点:物理学史
点评:本题属于与容易题,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过程,便于理解电磁感应定律。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首先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的科学家是
A.洛伦兹
B.牛顿
C.法拉第
D.安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是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首先提出的,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个作用力。
故选A
考点:物理学史
点评:容易题。学习物理学史,可以让我们了解物理学建立的过程,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概念的建立没有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
A.“合力与分力”
B.“平均速度”
C.“总电阻”
D.“质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合力与分力”、 “平均速度”、 “总电阻”都是按照效果相同提出的概念,质点的概念是理想化模型,故选D
考点:考查物理方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对常见的物理方法:等效替代、理想模型、比例法等要了解才行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如图所示是我们学习过的几个实验,其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相同的是

A.⑴⑵
B.⑴⑶
C.⑶⑷
D.⑵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采用微小变量放大法,设一个螺距为0.5mm,当旋转一周时,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这样把0.5mm的长度放大到旋转一周上.②采用的等效替代法,即两次拉橡皮筋的时使橡皮筋的形变相同.③用力向下压,使桌面产生微小形变,使平面镜M逆时针方向微小旋转,若使法线转过θ角,则M反射的光线旋转的角度为2θ,N反射的光线就就旋转了4θ,那么投射到平面镜上的光斑走过的距离就更大,故该实验观察测量结果采用的是微小变量放大法.④研究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先假定其中一个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而在本实验中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故先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而研究合外力和加速度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者先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探究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与小车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故本实验的操作过程采用的为控制变量法.
因此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相同的是①③,故ACD错误,B正确.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用试验方法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科拉顿得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法拉第得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伽利略的观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A错误,法拉第得出了电磁感应定律,B错误,C正确,伽利略用理想实验向人解释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