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7:04:47
1、计算题 (10分)一台小型电动机在3 V电压下工作,用此电动机提升所受重力为4 N的物体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 A.在30 s内可使该物体被匀速提升3 m.若不计除电动机线圈生热之外的能量损失,求:
(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2)在提升重物的30 s内,电动机线圈所产生的热量;
(3)线圈的电阻.
参考答案:(1)0.6 W (2)6 J (3)5 Ω
本题解析:(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入=UI=0.2×3 W=0.6 W.
(2)电动机提升重物的机械功率P机=Fv=(4×3/30) W=0.4 W.
根据能量关系P入=P机+PQ,得生热的功率PQ=P入-P机=(0.6-0.4)W=0.2 W.
所生热量Q=PQt=0.2×30 J=6 J.
(3)根据焦耳定律Q=I2Rt,得线圈电阻R=
=
Ω=5 Ω.
点评:对于电动机,由于消耗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焦耳热,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不再使用,这是学生易错的地方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Ω,R2=R3=4Ω,当电键K接a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4 W,当电键K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4.5 V,试求:
(1)电键K接a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2)当电键K接c时,通过R2的电流。 
参考答案:解:(1)K接a时,R1被短路,外电阻为R2,根据电功率公式可得
通过电源电流
A
电源两端电压
V
(2)K接a时,有E=U1+I1r=4+r ①
K接b时,R1和R2串联,R′外=R1+R2=6 Ω
通过电源电流I2=
A
这时有:E=U2+I2r=4.5+0.75 r ②
解①②式得:E=6 V,r=2 Ω
(3)当K接c时,R总=R1+r+R23=6 Ω
总电流I3=E/R总=1 A
通过R2电流I'=
I3=0.5 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R1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2为锰铜合金制成的可变电阻.当发现灯泡L的亮度逐渐变暗时,可能的原因是( )
A.R1的温度逐渐降低
B.R1的温度逐渐升高
C.R2的阻值逐渐增大
D.R2的阻值逐渐减小
参考答案:A、当R1的温度逐渐降低时,电阻增大,所以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就减小,电源内阻所占电压减小,并联部分电压增大,所以通过R2的电流变大,而总电流就减小,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减小,故A正确,B错误;
C、当R2的阻值逐渐增大时,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就减小,电源内阻所占电压减小,并联部分电压增大,所以通过灯泡L的电流就增大,反之,若R2的阻值逐渐减小,则通过灯泡L的电流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在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提出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情况
C.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他没有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但他利用了牛顿第三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
D.在闭合电路中存在恒定电场,它的基本性质与静电场不同
参考答案:A、伽利略在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提出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故A正确
B、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或者是静止不动,或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故B错误
C、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他利用了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故C错误
D、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叫恒定电场,它的基本性质与静电场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在“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I-U图象.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1时,通过灯丝的电流为I1,则此时灯丝的电阻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U1增大到U2的过程中,随着电压的增大,灯丝的电阻?(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增大
本题解析:根据
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1时,通过灯丝的电流为I1时,灯丝的电阻为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U1增大到U2的过程中,电压升高相同时,电流增加的越来越小,说明电阻越来越大,因此灯丝的电阻增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