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11-05 16:42: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静电喷漆技术具有效率高,浪费少,质量好,有利于工人健康等优点,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A、B为两块平行金属板,间距d=0.30m,两板间有方向由B指向A、电场强度E=1.0×103N/C的匀强电场.在A板的中央放置一个安全接地的静电油漆喷枪P,油漆喷枪的半圆形喷嘴可向各个方向均匀地喷出带电油漆微粒,油漆微粒的质量m=2.0×10-15kg、电荷量为q=-2.0×10-16C,喷出的初速度v0=2.0m/s.油漆微粒最后都落在金属板B上.微粒所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以及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均可忽略.试求:
(1)微粒落在B板上的动能;
(2)微粒从离开喷枪后到达B板所需的最短时间;
(3)微粒最后落在B板上所形成图形的面积.91考试网


参考答案:(1)据动能定理,电场力对每个微粒做功W=Ekt-Ek0=qEd,
? 微粒打在B板上时的动能?Ekt=W+Ek0=qEd+12mv20
? 代入数据解得:Ekt=6.4×10-14J?
? (2)微粒初速度方向垂直于极板时,到达B板时间最短,到达B板时速度为vt,有Ekt=12mv2t
? 可得vt=8.0m/s.
? 由于微粒在两极板间做匀加速运动,即dt=v0+vt2
? 可解得?t=0.06s?
? (3)由于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是向各个方向,因此微粒落在B板上所形成的图形是圆形.对于喷枪沿垂直电场方向喷出的油漆微粒,在电场中做抛物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油漆颗粒沿电场方向运动的加速度?a=Eqm
运动的位移?d=12at12
油漆颗粒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做匀速运动,运动的位移即为落在B板上圆周的半径R=v0t1
微粒最后落在B板上所形成的圆面积?S=πR2
联立以上各式,得?S=2πmdv20qE
代入数据解得?S=7.5ⅹ10-2m2?
答:(1)微粒落在B板上的动能为6.4×10-14J;
? (2)微粒从离开喷枪后到达B板所需的最短时间为0.06s;
? (3)微粒最后落在B板上所形成图形的面积为7.5ⅹ10-2m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如图,两光滑斜面在B处链接,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m/s和4m/s,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则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m/s。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小球在AB段和BC段均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可得两段加速度分别为,可得加速度之比,设两个阶段的路程均为X,则有,可得,所以两段的平均速率即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为了使航天员能适应在失重环境下是的工作和生活,国家航天局组织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故需要创造一种失重环境;航天员乘坐到民航客机上后,训练客机总重5×104kg,以200m/s速度沿30°倾角爬升到7000米高空后飞机向上拉起,沿竖直方向以200m/s?的初速度向上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的加速度为g,当飞机到最高点后立即掉头向下,仍沿竖直方向以加速度为g加速运动,在前段时间内创造出完全失重,当飞机离地2000米高时为了安全必须拉起,后又可一次次重复为航天员失重训练.若飞机飞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f=Kv(k=900N?s/m),每次飞机速度达到350m/s?后必须终止失重训练(否则飞机可能失速).
求:(1)飞机一次上下运动为航天员创造的完全失重的时间.
(2)飞机下降离地4500米时飞机发动机的推力(整个运动空间重力加速度不变).
(3)经过几次飞行后,驾驶员想在保持其它不变,在失重训练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降低飞机拉起的高度(在B点前把飞机拉起)以节约燃油,若不考虑飞机的长度,计算出一次最多能节约的能量.91考试网


参考答案:(1)上升时间t上=v0g=20s?
上升高度h上=v202g=2000m
判断当速度达到350m/s时,下落高度h下=v212g=6125m,此时离地高度为h+h上-h下=7000+2000-6125=2875>2000m,
t下=v1g=35s
所以一次上下创造的完全失重的时间为55s
(2)当飞机在离地4500m>2875m,所以飞机仍在完全失重状态,飞机自由下落的高度
h2=2000+7000-4500m=4500m
此时,v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静止起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通过BC段所用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参考答案: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到达A点的速度为v0,通过AB段和BC点所用的时间为t,
? 则l1=v0t+12at2? ? ?①
? l1+l2=v0?2t+12a(2t)2? ②
? 联立②-①×2得? ?a=l2-l1t2?③
? ?v0=3l1-l22t? ④
? 设O与A的距离为l,则有?l=v202a?⑤
将③、④两式代入⑤式得?l=(3l1-l2)28(l2-l1).
答:有O与A的距离为l=(3l1-l2)28(l2-l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7,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个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度vB: vC:vD::vE=1:21/2:31/2:2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B: tC:tD::tE=1:21/2:31/2:2
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vB
D.经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均相同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由 可得vB∶vC∶vD∶vE=1∶∶2;
 代入对应的s可得:
因AB:BE=1:3,所以B点为AE段的中间时刻,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段的平均速度,即
得:

AB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Love is the reward of love. 爱是对爱的报答.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