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实验》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11-05 16:27: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
A.发明了电磁波
B.发明了电机
C.发明了热机
D.发明了互联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每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发展,物理学的发展带给了人类一次次才恩惠.
解答:A、电磁波的发明,改进了人类的通讯方式,并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故A错误;
B、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故B正确;
C、热机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故C错误;
D、互联网的发明改变了人们交流方式,使世界变得更小了,并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了解科技革命中的重要事件,知道物理对社会科技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研究,证明了光是波
B.玻尔的原子理论认为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C.麦克斯韦根据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应抓住托马斯?杨、玻尔理论、麦克斯韦和贝克勒尔等人成就进行分析.
解答:A、1801年托马斯?杨观察到了双缝干涉现象,证明光是一种波.故AA正确.
B、玻尔的原子理论认为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是量子化的.故B正确.
C、麦克斯韦根据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故C正确.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结构.故D错误.
本题选不符合史实的,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要记住光学和原子物理的一些常见的物理学史.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电灯L标有“4V,1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R总电阻为50Ω,当滑片P滑至某位置时,L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5A,由于外电路某处发生故障,电灯L突然熄灭,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5A,电压表示数为10V.若导线完好,电路中各处接触良好,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发生的故障是断路
B.发生的故障是短路
C.电源的电动势为12.5V、内阻为0.5Ω
D.发生故障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Ω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电灯熄灭之后电流表示数增大,说明路端电压增大,则外电阻增大,发生的故障是断路,A对,B错。电流表示数为0.5A,电压表示数为10V,则,电灯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可得E=10+0.5r,E=9+(0.45+0.25)r计算可得E=12.5V、
r=5Ω,故正确选项为AD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以下几个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A.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有力地说明光是一种波
B.爱因斯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C.麦克斯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D.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粒子性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A、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有力地说明光是一种波,故A正确
B、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故B错误
C、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故C错误
D、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粒子性,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焦耳
C.奥斯特
D.法拉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法拉第,不是牛顿、焦耳和奥斯特.
解答: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第一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要加强记忆,做到不在基本题失分、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