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1:31:22
1、简答题 某同学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与所挂钩码的个数如下表所示,请填出表中①②所缺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每个钩码质量相同)
?所挂钩码个数(个) | 弹簧长度(cm) ?0 ① ?1 ?4.0 ?② ?5.0 |
参考答案:右图看出,不挂勾码时,弹簧长度为3cm;
挂一个勾码时,弹簧长度为4cm,伸长1cm;
挂两个勾码时,拉力变为2倍,故伸长量变为2倍,即伸长2cm,长度为5cm;
故答案为:3.0,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甲图所示.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它使用?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V。
(2)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A=?m/s
(3)已知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用乙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a=________
参考答案:(1)交流 ;220V (2)0.55 m/s (3)5.0m/s2
本题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变电流,工作电压220V;
(2)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
(3)根据推论公式,有
;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质量
为m,平衡时小球在A处,今用力F压小球至B
处,使弹簧再缩短x,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A.mg
B.kx
C.mg+kx
D.mg–kx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平衡时小球在A处,弹簧弹力等于小球重力,再用力F压小球至B处,使弹簧再缩短x,弹簧上的力增加kx,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在“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的光电门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实验中A、B、C、D四点高度分别为0.150m、0.100m、0.050m、0.000m,已由计算机默认,不必输入。
(1)(3分)某同学要测定摆锤在D点的机械能ED,将光电门安放在D点,点击“开始记录”,同时让摆锤在图1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计算机将摆锤的速度自动记录在表格的对应处,如图2所示。由此测得的ED________(填“正确”“偏大”“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实验获得的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表示摆锤距D点的高度h,纵轴表示摆锤的能量(重力势能Ep、动能Ek或机械能E),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摆锤在A点速度不为零
(B)图象记录的最大重力势能约为1.53×10-2J
(C)乙图线与丙图线的纵坐标数值之和为一常数,表明机械能守恒
(D)甲图线表明摆锤摆动时只受重力的作用
参考答案:(1)(3分)偏小(1分), 已默认D点为零势点,其机械能等于最大动能,应在A点释放,现释放点低于A点,所以测得的ED偏小(2分)。
(2)(3分)A,C
由图象3可得甲为机械能E、乙为重力势能Ep、丙为动能Ek,摆锤在A点有动能,则速度不为零,A正确;图象记录的最大重力势能约为1.10×10-2J,B错误;乙图线与丙图线的纵坐标数值之和为一常数,表明机械能守恒,C正确;图线表明摆锤摆动时表示机械能守恒,并不表明只受重力的作用,D错误。
本题解析:(1)(3分)偏小(1分), 已默认D点为零势点,其机械能等于最大动能,应在A点释放,现释放点低于A点,所以测得的ED偏小(2分)。
(2)(3分)A,C
由图象3可得甲为机械能E、乙为重力势能Ep、丙为动能Ek,摆锤在A点有动能,则速度不为零,A正确;图象记录的最大重力势能约为1.10×10-2J,B错误;乙图线与丙图线的纵坐标数值之和为一常数,表明机械能守恒,C正确;图线表明摆锤摆动时表示机械能守恒,并不表明只受重力的作用,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是_____。
A.使用测力计前应校对零点
B.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
C.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D.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适当大些,但不能超过测力计量程
E.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F. 实验中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G. .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把测力计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算出合力大小
参考答案:ABDF
本题解析:
A.使用测力计前应校对零点,只是实验前必须的准备,因此A选项正确
B.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因此B选项正确
C.两细绳套必须等长,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绳长以拉力大小无关,因此答案C不选;
D.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适当大些,但不能超过测力计量程,这是出于弹簧测力计本身的特点,当读数较大时,会使误差更小,因此答案D正确;
E.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与合力是否在角分线上无关,因此答案E不选;
F.实验中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这是达到合分力效果相同的方法,因此答案F正确;
G.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把测力计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算出合力大小
,这个实验的处理方法不是计算,而是通过作图验证,因此答案G不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