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1:11:23
1、选择题 如图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1、2、3、4……为绳上的一系列等间距的质点,绳处于水平方向。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0时质点1开始竖直向上运动,质点振动周期为T。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5开始运动,此时质点1已发生的位移为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时质点5的运动方向向下
B.t=质点7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C.t=时质点5运动的路程为3S
D.t=T时质点9向下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后一个质点重复前一个质点的振动,可知每一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候都和波源起振的情况相同;要求选项B,需知道该时刻该质点的位移的正负,再根据回复力F=-KX确定其加速度的方向;要知道t= 时质点5运动的路程就必需知道该质点已运动多少时间即多少周期再根据一个周期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A求解;要求t=T时质点9运动的方向需知道该时刻质点9已运动的时间从而确定其运动的方向.
解答:解:A、经过,质点1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波峰,位移为S,则振幅A=S,由于后一个质点重复前一个质点的振动,由于质点1开始振动时是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故质点5,开始振动时也是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故A错误.
B、振动从质点1传播到质点5经过T,则质点1和质点5之间的距离为
λ,则质点1到质点7为
λ,所以波从质点1传到质点7所需时间为
T,故在
时质点7已振动
T,即质点7在从平衡位置向正的最大位置运动过程中,根据a=-
故加速度方向向下.故B错误.
C、在时刻,质点5已运动
,故其通过的路程为
×4S=2S,故C错误.
D、波从质点1传播到质点9所需时间为T,故在t=T时质点9已运动
T,故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内的三个质点分别位于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上,已知AB=6m,AC=8m,t0=0时刻A、B开始振动,运动图像均如图乙所示,所形成的机械波在水平面上传播,在t=4s时C点开始振动.则
A.该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4m/s
B.两列波相遇后,C点振动加强
C.两列波相遇后,C点振动减弱
D.该列波的波长是2m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由题意得,A项错误.两波传播到C点的波程差为BC-AC=2m,由题图知
,所以波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的C点为加强点,B、D项正确,C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关机械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
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波的形成是振源的振动使其周围质点依次投入振动造成的,之所以能依次振动下去就是依靠了相邻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沿波的传播方向,后一质点的振动必滞后于前一质点的振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如图所示,声源S和观察A都沿x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s和vA,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P,设Vs<vP,vA<vP,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t,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t′.
参考答案:
设t1、t2为声源S发出两个信号的时刻,t′1、t′2为观察者接收到两个信号的时刻.
则第一个信号经过(t′1-t1)时间被观察者A接收到,第二个信号经过(t′2-t2)时间
被观察者A接收到.且t2-t1=△t?t"2-t′1=△t′
设声源发出第一个信号时,S、A两点间的距离为L,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中,它们运动的距离关系如图所示,
可得vP=(t′1-t1)=L+vA(t′1-t1)vP(t′2-t2)=L+vA(t′2-t1)-vS△t
由以上各式,得△t′=vP-vSvP-vA△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关系,下列说法:
①有振动必有波;
②有振动不一定有波;
③有波必有振动;
④有波不一定有振动.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