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0:25:28
1、选择题 (2014?盐城三模)马航客机失联牵动全世界人的心,现初步确定失事地点位于南纬31°52′东经115°52′ 的澳大利亚西南城市珀斯附近的海域,有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每天上午同一时刻在该区域的正上方海面照像,则( )
A.该卫星可能是通过地球两极上方的轨道
B.该卫星平面可能与南纬31°52′所确定的平面共面
C.该卫星平面一定与东经115°52′所确定的平面共面
D.地球自转周期一定是该卫星运行周期的整数倍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故卫星轨道平面必与地心共面,且地心为轨道圆心,据此分析即可.
解:A、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故地心必在轨道平面内,故该卫星的轨道可能通过两极的上方,故A正确;
B、若卫星平面与南纬31°52′所确定的平面共面,则地心不在轨道平面内,万有引力指向地心,故不能满足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的要求,故B错误;
C、由于地球自转作用,该卫星平面一定与东经115°52′所确定的平面不共面,故C错误;
D、由于卫星每天上午同一时刻在该区域的正上方海面照像,故知地球自转一周,则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N周,即地球自转周期一定是该卫星运行周期的整数倍,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由于卫星所受万有引力指向地心,故卫星所在轨道平面与地心共面,且地心为轨道的圆心,据此才能正确分析得出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 上经过 Q点时的加速度
B.卫星在轨道3上的动能小于它在轨道1上的动能
C.卫星在轨道3上的引力势能小于它在轨道1上的引力势能
D.卫星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大于它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为
,由
,可得卫星在Q点的加速度
,故A项正确;卫星在1、3轨道均为圆轨道,由
,可得
,由于在3轨道上半径大于1轨道的半径,故3轨道上的动能小于在1轨道上的动能,故B项正确;从1轨道到3轨道时,地球与卫星间的引力做负功,引力势能将增加,故C项说法错误;在Q点时可知卫星在2轨道时的速度应大于在1轨道时的速度,否则卫星将沿1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在2轨道时的机械能大于在1轨道时的机械能,在P点时卫星在2轨道时的速度应下于在3轨道时的速度,否则卫星将沿3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在2轨道时的机械能小于在3轨道时的机械能,卫星在2轨道时只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机械能守恒,故由此可知卫星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大于它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故D项描述正确;故应选ABD
考点: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机械能、加速度等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速率是下列的( )
A 一定等于7.9km/s B 等于或小于7.9km/s
C 一定大于7.9km/s D 介于7.9 ~ 11.2 km/s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造卫星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最大为7.9km/s ,由
,半径越大,速度越小,所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线速度等于或小于7.9km/s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近八十圈的太空飞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返回舱顺利着陆.“神舟”六号飞船和地球同
A.“神舟”六号的周期长 B.“神舟”六号的轨道半径小
C.“神舟”六号的线速度小 D.“神舟”六号的加速度大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地上的“凡人”过一年,天上的“神仙”过一天,如果把看到一次日出就当做一天,那么,近地面轨道(距离地面300——700 km)环绕地球飞行的航天员24 h内在太空中度过的“天”数约为(地球半径R=6400 km,重力加速度g=10 m/s2)
A.1
B.8
C.16
D.2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