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0:16:58
1、选择题 图示是用来监测在核电站工作的人员受到辐射情况的胸章,通过照相底片被射线感光的区域,可以判断工作人员受到何种辐射当胸章上1mm铝片和3mm铝片下的照相底片被感光,而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时,则工作人员可能受到了辐射的射线是( )
A.α和β
B.α和γ
C.β和γ
D.α、β和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而根据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厚的铝板,那么是三种射线中的______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当探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数超过标准值时,将会通过自动装置将M、N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______一些.
参考答案:α、β、γ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不同,α射线不能穿过3 mm厚的铝板,γ射线又很容易穿过3 mm厚的铝板,厚度的微小变化不会使穿过铝板的γ射线的强度发生较明显变化,所以基本不受铝板厚度的影响.而β射线刚好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因此厚度的微小变化会使穿过铝板的β射线的强度发生较明显变化,即是β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若超过标准值,说明铝板太薄了,应该将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大些.
故答案为:β,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长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C.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放出核能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被弹回接近180°
B.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的力是来自带正电的核及核外电子,当α粒子接近核时是核的推斥力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当α粒子接近电子时,是电子的吸引力使之发生明显偏转
C.实验表明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它占有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
D.实验表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电及全部质量
参考答案:A、α粒子散射实验的内容是: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被反弹回来),故A正确;
B、造成α粒子散射角度大的原因是受到的原子核的斥力比较大,故B错误;
C、从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可以推测使粒子受到排斥力的核体积极小,C正确;
D、实验表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电,和绝大部分质量,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最先发现了电子
B.英国科学家汤姆孙最先精确测定了电子的电量
C.英国科学家汤姆孙最先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D.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最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参考答案:A、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最先测出电子的电量,而英国科学家汤姆孙最先发现了电子,故A错误,B错误;
C、英国科学家汤姆孙最先发现电子,后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故C正确
D、卢瑟福在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D正确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