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答题技巧《原子的核式结构》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9-26 10:16: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图示是用来监测在核电站工作的人员受到辐射情况的胸章,通过照相底片被射线感光的区域,可以判断工作人员受到何种辐射当胸章上1mm铝片和3mm铝片下的照相底片被感光,而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时,则工作人员可能受到了辐射的射线是(  )
A.α和β
B.α和γ
C.β和γ
D.α、β和γ
91考试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而根据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厚的铝板,那么是三种射线中的______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当探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数超过标准值时,将会通过自动装置将M、N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______一些.


参考答案:α、β、γ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不同,α射线不能穿过3 mm厚的铝板,γ射线又很容易穿过3 mm厚的铝板,厚度的微小变化不会使穿过铝板的γ射线的强度发生较明显变化,所以基本不受铝板厚度的影响.而β射线刚好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因此厚度的微小变化会使穿过铝板的β射线的强度发生较明显变化,即是β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若超过标准值,说明铝板太薄了,应该将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大些.
故答案为:β,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长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C.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放出核能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被弹回接近180°
B.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的力是来自带正电的核及核外电子,当α粒子接近核时是核的推斥力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当α粒子接近电子时,是电子的吸引力使之发生明显偏转
C.实验表明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它占有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
D.实验表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电及全部质量


参考答案:A、α粒子散射实验的内容是: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被反弹回来),故A正确;
B、造成α粒子散射角度大的原因是受到的原子核的斥力比较大,故B错误;
C、从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可以推测使粒子受到排斥力的核体积极小,C正确;
D、实验表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电,和绝大部分质量,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最先发现了电子
B.英国科学家汤姆孙最先精确测定了电子的电量
C.英国科学家汤姆孙最先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D.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最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参考答案:A、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最先测出电子的电量,而英国科学家汤姆孙最先发现了电子,故A错误,B错误;
C、英国科学家汤姆孙最先发现电子,后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故C正确
D、卢瑟福在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D正确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