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09:59:11
1、计算题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O点处并放着AB两个物体,在A的左侧距A距离为x0处有一竖直挡板,AB之间有少量的炸药,爆炸后B以v2=2m/s的速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 A以v1=4m/s的速率向左运动,运动到挡板后与挡板发生时间极短的碰撞,碰撞后以碰撞前的速率返回,已知AB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均为a=1m/s2,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AB两物体均视为质点。计算:
(1)x0满足什么条件,A物体刚好能运动到挡板处。
(2)x0满足什么条件,A物体刚好能回O点。
(3)x0满足什么条件时,A物体能追上B物体。
参考答案:解:(1) ?
? ?
?
( 2)设A物体运动到挡板时的速度大
2)设A物体运动到挡板时的速度大 小为v,则有
小为v,则有 ? (3)
? (3) ? (4)
? (4)
由(3)(4)式可得 ?(5)
?(5)
(3)A物体能通过的总路程为
B物体能运动的距离为
追上时B物体已经静止
解得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道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υ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a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加速度2a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路程为x,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发生碰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
A.x
B.
C.2x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怀抱着“玉兔”,承载着中国人的梦想,踏上了探月之旅。
她历经变轨、减速、悬停、避障等过程,于14日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
 ……
在月球表面着陆过程中,嫦娥三号先减速调整,速度从1 700m/s逐渐减为0,悬停在距月球面100m高处;然后利用探测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选择着陆点;再缓慢下降到着陆点上方4m处,最终以自由落体方式完美着陆在月球表面。接着,140kg的“玉兔”款款而出,开始了与月球的亲密接触……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问题:
【小题1】上述材料提及嫦娥三号“速度从1 700m/s逐渐减为0”,这里所选的参考系是
A.太阳
B.月球表面
C.地球表面
D.嫦娥三号
【小题2】嫦娥三号着陆前最后4m的运动过程中,能反映其运动的v-t图象是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小题1】“速度从1 700m/s逐渐减为0”,这里所选的参考系是:月球表面,故B正确,A、C、D错误。
【小题2】由题意可知,嫦娥三号着陆前最后4m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考点: 参考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武汉到南京的动车共3趟,每趟运行时间约3.5小时。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
(1)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 km/h;则6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量大速度为多少?
(2)若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50 m所用时间是10 s,通过第二个50 m所用时间是6s,则动车组的加速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解:(1)设每节动车的功率为P,重力为G,阻力为kG
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有P=F1v1
又F1=4kG 
对6节动车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有6P=F2v2
又F2=9kG 
将v1=120 km/h 代入解得v2=320 km/h
(2) 方法一:通过第一个50 m所用时间是10 s,中间时刻的速度
通过第二个50 m所用的时间是6s,中间时刻的速度
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差为△t=8 s
加速度
方法二:动车在通过第一个50 m时有
动车在通过两个50 m时有
代入数据得a=0.42m/s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辆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0m/s,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汽车在3s内和6s内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A.37.5m 20 m
B.37.5 m 40 m
C.30 m 37.5 m
D.40 m 37.5 m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因为3s<4s,则汽车3s内的位移
,因为3s<4s,则汽车3s内的位移 ;因为6s>4s,所以6s内的位移等于前4s内的位移.则
;因为6s>4s,所以6s内的位移等于前4s内的位移.则 .故选:B.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