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08:51:05
1、选择题 ⑴ (5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摧毁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最终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座核反应堆不同程度损坏,向空气中泄漏大量碘131和铯137、钡等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随大气环流飘散到许多国家.4月4日,日本开始向太平洋排放大量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引起周边国家的指责.有效防治核污染,合理、安全利用核能成为当今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福岛第一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衰变时释放的核能来发电
B.铯、碘、钡等衰变时释放能量,故会发生质量亏损
C.铯137进行β衰变时,往往同时释放出γ射线,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D.铯137进入人体后主要损害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其半衰期是
30.17年,如果将铯137的温度降低到0度以下,可以延缓其衰变速度.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的,A错;发生一次β衰变向外释放出一个电子,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里的一个中子分裂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发生的,所以生成的新核少了一个中子多了一个质子,B对;衰变是原子核本身的性质,与周围的物理环境、化学环境都没有关系,D错,故选BC
点评:难度较小,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要能够区分裂变与衰变,半衰期是放射性物质的本性,与化学环境和物理环境都没有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β衰变中所放出来的电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它是从原子核中释放出来的,所以它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它是核外电子从内层轨道跃迁时放出的
C.当它通过空气时,电离作用很强
D.它的贯穿本领很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虽然β衰变中的电子是从原子核中释放出来的,但电子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中子衰变为质子时放出电子,其衰变方程为→
+
.
根据β射线的性质,可判断出该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使用γ射线探伤,即利用γ射线检查金属部件是否存在砂眼、裂痕等,这是利用了γ射线的;用α射线可以泄去化纤、纺织品上的有害静电,这是利用了α射线的?.
参考答案:贯穿本领强电离本领大
本题解析:使用γ射线探伤,是利用了γ射线贯穿本领强的特点;用α射线可以除去有害静电,这是利用了α射线的电离本领大,它能把空气电离成导电气体,从而使化纤、纺织品上的有害静电导泄走.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放射性原子核A经一系列α和β衰变变为原子核B.若B核内质子数比A核少8,中子数比A核少16.则发生α衰变的次数为_______次, 发生β衰变的次数为_________次。
参考答案:6、4
本题解析: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发生一次β衰变,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本题中质量数减少了24,所以发生了6次α衰变,电荷数减少12,B核内质子数比A核少8,说明又发生了4次β衰变。
点评:本题可以根据质量数的减少判断α衰变的的次数,可以根据α衰变减少的电荷数与总电荷减少数的差判断β衰变的次数。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参考答案:衰变方程为:
92235U→82207Pb+mα+nβ
则:235=207+4m,解得:m=7
又:92=82+7×2-n,得:n=4
故答案为:7,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