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08:37:55
1、选择题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某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增大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C.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比γ射线小
D.铀核(
)衰变为铅核(
)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天然放射现象的问题。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不随温度而变化,A错误;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B正确;β射线是电子流而γ射线是电磁波,穿透本领比γ射线小,C错误;铀核(
)衰变为铅核(
)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有“科学界奥斯卡”之称的美国《科学》杂志年度世界科技十大突破评选揭晓,证明宇宙由暗物质和暗能量“主宰”位居榜首,美国发射的航天器将我国研制的磁谱仪带入太空,其目的就是探索反物质的存在。科学家探寻的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荷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试回答:
(1)反α粒子,它的质量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对正、负电子相遇发生湮灭,转化为一对频率相同的光子。已知电子质量为0.9×10-30kg,那么这两个光子的频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_Hz(相遇前的动能可略去不计,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4,-2 (2)1.2×1020
本题解析:(1)略
(2)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
ΔE=Δmc2=2mec2=2×0.9×10-30×(3×108)2 J=1.62×10-13 J
其能量全部转化为光子的能量,则有:
ΔE=2hr
代入数值,得:
r=
=
Hz=1.2×1020 Hz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下述对观察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A位置时稍少些
C.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原子反应堆的功率为104 kW,1 h消耗的燃料为8.75 g.已知每个235U裂变时放出的核能为2×108 eV,求核燃料中235U所占的百分比.
参考答案:5%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核反应堆.
W=Pt=107×3600 J=3.6×1010 J? (2分)
W1=2×108 eV=3.2×10-11 J? (2分)
n=
=1.125×1021? (2分)
m=235n u=235×1.125×1021×1.66×10-27 kg=4.39×10-4 kg="0.439" g? (2分)
="5%.?" (2分)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α粒子轰击铍后生成
,同时放出一种射线,有关这种射线说法错误的是
A.来源于原子核
B.能穿透几厘米的铅板
C.在磁场中不偏转
D.它是一种带电粒子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出的射线是中子流,所以D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