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08:15:52
1、选择题 氢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和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比较
A.电子可以在大于基态轨道半径的任意圆轨道上运动,卫星也可以在大于地球半径的任意圆轨道上运动
B.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都越大
C.轨道半径越大,周期都越大
D.轨道半径越大,能量都越大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根据波尔原子模型可知电子在某些孤立的确定的轨道做圆周运动,A错;运动规律类似于天体运动规律,由此可知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B错;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由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故A错误.
B、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故B正确.
C、核子结合成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故C正确.
D、太阳内部发生的是热核反应.故D正确.
E、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故E错误.
F、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用α粒子轰击铍核(?94Be),可以得到碳核(?12?6C)和中子.故F错误.
G、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轨道半径减小,根据ke2r2=mv2r知,电子动能增大,原子能量减小,则电势能减小.故G正确.
H、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根据不确定关系△x△p≥h4π知,狭缝变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变大.故H正确.
故选BCDGH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5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He+
N→
O+
H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
U→
Ba+
Kr+2
n
C.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D.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
的光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He+
N→
O+
H,即通过a粒子轰击氮14,激出质子,所以A选项正确;铀核的裂变方程是用一个中子去轰击铀,发生裂变,并产生巨大的能量和更多的中子,这些中子去撞击铀,继续产生更多的裂变能量,所以B选项正确;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a粒子,反应前后有质量亏损,即反应前的总质量减去反应后的总质量就是质量亏损Δm,释放的能量为ΔE=ΔmC2,所以C选项正确;据光子能量E=h
=hC/
可知,波长大的能量少,所以,据已知,要从a能级跃迁到c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为:ΔE=h
-h
=h(C/
-C/
)=hC(1/
-1/
)=hC
,所以将要吸收的光的波长为
=
,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