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08:06:48
1、选择题 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受到10N的水平力作用2s,则
[? ]
A.物体速度达到5m/s
B.物体速度达到20m/s
B.物体位移为10m
D.物体位移为5m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12分)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为α=37°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长2.5m且固定,斜面与水平面之间有一段很小的弧形连接。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沿斜面向下滑动,若初始速度v0=2.0m/s,小物块运动2.0s后停止在斜面上。减小初始速度v0,多次进行实验,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做出相应的t-v0图像如图所示。(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小物块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3)辨析题:求小物块初速度v0=3m/s滑下运动的时间。
某同学认为,若小物块初速度v0=3m/s,则根据图像可以推知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为3s。
该同学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求出物块运动的位移;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解出物块运动的时间。
参考答案:(1)1.0m/s2加速度的方向沿斜面向上(2)0.875(3)1.23s
本题解析:(1)=-1.0m/s2,? 1.0m/s2也给分(2分)
加速度的方向沿斜面向上(1分)
(2)牛顿第二定律:?垂直斜面方向? FN="mgcosα" ;?(1分)
平行于斜面方向? mgsinα-μFN=ma?(2分)
解出=0.875?(1分)?
(3)不正确。因为随着初速度v0的增大,小物块会滑到水平面上,规律将不再符合图像中的正比关系(2分)
设小物块在斜面上滑行位移s1=2.5m时的速度减为v1,
则v1=="2m/s" ?(1分)
小物块在斜面上滑行时间t1=?
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牛顿定律:-μmg=ma′?(1分)
解出a′=-μg=-m/s2
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时间t2==0.23s?
运动总时间t总= t1+ t2=(1+0.23)s = 1.23s? (??) (1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本题难点自傲与运动物体的多过程问题,首先应根据运动学特点计算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为
A.10N向左
B.6N向右
C.2N向左
D.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错解分析】错解的原因是不加分析生搬硬套运用“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某时刻去掉一个力,则其他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去掉这个力的大小,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相反”的结论的结果。实际上这个规律成立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去掉其中一个力,而其他力不变。本题中去掉F1后,由于摩擦力发生变化,所以结论不成立。
【正解】由于木块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依据牛二定律有F1-F2-f=0此时静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撤去F1后,木块水平方向受到向左2N的力,有向左的运动趋势,由于F2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此时—F2+f′=0即合力为零。故D选项正确。
【点评】摩擦力问题主要应用在分析物体运动趋势和相对运动的情况,所谓运动趋势,一般被解释为物体要动还未动这样的状态。没动是因为有静摩擦力存在,阻碍相对运动产生,使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表现为一种趋势。由此可以确定运动趋势的方向的方法是假设静摩擦力不存在,判断物体沿哪个方向产生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方向就是运动趋势的方向。如果去掉静摩擦力无相对运动,也就无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就不存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速度、加速度以及匀速直线运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C.位移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始终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始终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速度、加速度、位移的知识
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加速度越大;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方向和速度方向始终相同
本题关键掌握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欲使在粗糙斜面上匀速下滑的木块A停下,可采用的方法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