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2:36:02
1、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为相同的两个灯泡,均 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端滑动时.则
A.A灯变亮,B灯变暗
B.A灯变暗,B灯变亮
C.A、B灯均变亮
D.A、B灯均变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由串反并同可知灯泡B电流减小,变暗,灯泡A与滑动变阻器间接并联,所以灯泡A也变暗,D对;
考点:考查动态变化问题
点评:难度较小,分析动态变化问题的思路:先判断局部电阻变化,再判断总电阻变化,判断总电流变化,判断内电压变化,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判断路端电压和局部变化,也可采用“串反并同”的结论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放大的字
B.
水中倒影
C.
手影
D.
森林中的太阳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9 分)如图所示,AOB是截面为扇形的玻璃砖的横截面图,其顶角θ=83°.今有一束单色光线在横截面内从OA的中点E沿垂直OA的方向射入玻璃砖,一部分光线经AB面反射后恰好未从OB面射出,不考虑多次反射作用.试做出光路图并求玻璃的折射率n.
参考答案:n=
本题解析:因E点为OA的中点,所以入射角α=30°?2分
设临界角?为C,2α+90°+C+θ+90°=360°? 1分
解得C=37°? 2分
光在OB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则sinC=? 2分
解得n=? 1分
作光路图? 1分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人站在平面镜前,关于他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离平面镜越远,成的像越小
B.人在平面镜前任意的地方,都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C.人在平面镜前任意的地方,都能看到自己的像
D.若人以速度v远离平面镜运动,则他看到他的像也可以速度v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和像关于镜面对称,由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物像等大可知,人的像总是和人等大,A错误.人在平面镜前任意的地方反射出去的光,都有一部分能射到平面镜上,因而都能在平面镜中成像,但是人在平面镜前任意的地方,并不是都能看到自己的像,故B对C错.若人以速度v远离平面镜运动,则他看到他的像是以速度2v向相反的方向运动,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是在高山湖泊边拍摄的一张风景照片,湖水清澈见底,近处湖面水下的景物(石块、砂砾等)都看得很清楚,而远处则只看到对岸山峰和天空彩虹的倒影,水面下的景物则根本看不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远处山峰的倒影非常清晰,是因为山峰的光线在水面上发生了全反射
B.光线由水射入空气,光的波速变大,波长变小
C.远处水面下景物的光线射到水面处,入射角很大,可能发生了全反射,所以看不见
D.近处水面下景物的光线到水面处,入射角较小,反射光强而折射光弱,因此有较多的能量射出水面而进入人眼睛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山峰的光线在水面上发生了反射,逆着反射光线可以看到清晰的倒影;全反射只有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才可能发生,故A错误.B、光线由水射入空气,折射率减小,光的波速
变大,而频率不变,由波速公式
知波长变大,故B错误。C、远处水面下景物的光线射到水面处(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
很大,当入射角
大于等于全反射临界角
时能发生全反射,光线不能射出水面,因而看不见,故C正确.D、近处水面下景物的光线到水面处,入射角越小,越不易发生全反射,反射光越弱而折射光越强,射出水面而进入人眼睛中能量越少,故D错误.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