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2:00:23
1、简答题 两端开口、内表面光滑的U形管处于竖直平面内,质量均为m=10kg 的活塞A、B,在外力作用下静止于左、右两管中的同一高度h处,将管内空气密封,此时管内外空气的压强均为=1.0×
Pa。左管和水平管的横截面积
,右管的横截面积
,水平管的长度为3h,如图所示。现撤去外力,让活塞在管中下降,求两活塞稳定后的高度。(活塞的厚度略大于水平管的直径,管内空气温度不变,g=10m/
)
参考答案:
h/2
本题解析:
撤去外力时,左、右活塞对管内空气的压强分别为:
∴两活塞均会下降。
设两活塞都降到水平管口,此时管内空气的压强依玻意耳定律可得
则
可见,左边活塞能降到水平管口,右边活塞只能降到离水平管口的高度为x处,管内空气压强
依玻意耳定律:
解得x=h/2?
最后左边活塞离水平管口的高度为零;右边活塞离水平管口的高度h/2。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大气压强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现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仪器来测量大气压强p0。注射器针筒已被固定在竖直方向上,针筒上所标刻度是注射器的容积,最大刻度Vm=10ml。注射器活塞已装上钩码框架,如图所示。此外,还有一架托盘天平、若干钩码、一把米尺、一个针孔橡皮帽和少许润滑油。
(1)下面是实验步骤,试填写所缺的②和⑤。
①用米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全部刻度的长度L;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适量的润滑油抹在注射器的活塞上,将活塞插入外筒中,上下拉动活塞,使活塞与针筒的间隙内均匀地涂上润滑油;
④将活塞插到适当的位置;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在钩码框架两侧挂上钩码,记下挂上的钩码的质量m1。在达到平衡后,记下注射器中空气柱的体积V1。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用手接触注射器以保证空气柱温度不变;
⑦增加钩码的个数,使钩码的质量增大为m2,达到平衡后,记下空气柱的体积V2。
(2)求出计算大气压强p0的公式。(用已给的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参考答案:(1)称出活塞和钩码框架的总质量M;将注射器针筒上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
(2)活塞的根截面积为S= ①
由力学平衡条件得p1=p0+g ②,p2=p0+
g ③
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 ④
联立解得大气压强p0=(
) ⑤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图8-2-10甲是一定质量的气体由状态A经过状态B变为状态C的V-T图象,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是1.5×105 Pa.
图8-2-10?一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图
(1)说出A→B过程中压强变化的情形,并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计算图中TA的温度值.
(2)请在图乙坐标系中,作出由状态A经过状态B变为状态C的pT图象,并在图线相应位置上标出字母A、B、C.如果需要计算才能确定有关坐标值,请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200 K.
(2)2.0×105 Pa
则可画出由状态A→B→C的p-T图象如图8-2-11所示.
本题解析:由图8-2-10甲可以看出,A与B的连线的延长线过原点O,所以A→B是一个等压变化,即pA=pB.由图8-2-10甲可知,由B→C是等容变化.
(1)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得:=
所以TA=×TB=
×300 K="200" K.
(2)根据查理定律得:=
pC=pB=
pB=
pB=
pA=
×1.5×105 Pa=2.0×105 Pa
则可画出由状态A→B→C的p-T图象如图8-2-11所示.
图8-2-11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长为L的均匀玻璃管受重力为G。管的内壁是光滑的。管内有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轻活塞.在管中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用细线把活塞吊起来,管竖直静止时,管内气柱长为,大气压强为
.如果想把玻璃管和活塞分离,缓慢向下拉动玻璃管,在玻璃管上所加的竖直向下的的拉力至少为多大?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状态1如图甲,状态2如图乙。
以气体为研究对象 由玻马定律
以玻璃管为研究对象
状态1:
状态2: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定量气体放在体积为V0的容器中,室温为T0=300K,有一光滑导热活塞C(不占体积)将容器分成A、B两室,B室的体积是A室的两倍,A室容器上连接有一U形管(U形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两边水银柱高度差为76cm,右室容器中连接有一阀门K,可与大气相通。(外界大气压等于76cm汞柱)求:
(1)将阀门K打开后,A室的体积变成多少?
(2)打开阀门K后将容器内的气体从300K分别加热到400K和500K,U形管内两边水银面的高度差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解:(1)开始时,pA0=2大气压,
打开阀门,A室气体等温变化,pA=1大气压,体积VA
pA0VA0=pAVA ①?②
(2)从T0=300K升到T,体积为V0,压强为pA,等压过程 ③
T1=400K<450K,pA1=pA=p0,水银柱的高度差为0
从T=450K升高到T2=540K,等容过程, ④
⑤
T2=540K时,水银高度差为15.2c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