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2:41:05
1、填空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E=3V,内阻r=1Ω,固定电阻R0=9Ω,R是可变电阻,在R由零增加到20Ω的过程中,则可变电阻R上消耗的最大功率为______W,固定电阻R0上消耗最小的功率为______W.
参考答案:A、根据电源的内电阻和外电阻相等的时候,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可知,当把R0和电源看做一个整体时,即把电源的内阻看做R0+r,
当R=R0+r时,即R=10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即R上获得最大功率,P=I2R=(320)2×10W=0.225W
根据P=I2R0可知,当R=20时,电路的总电流最小,所以此时R1获得最小功率,所以P=I12R1=(330)2×9W=0.09W
故答案为:0.225,0.09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原线圈接u=sin(100πt)V的交变电压,副线圈上接有灯泡A、理想电感线圈L及理想电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为100Hz
B.灯泡A两端电压为55V
C.若u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则灯泡A将变暗
D.若u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电压表的示数仍不变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根据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u=sin(100πt)V可知,ω=100π=2πf,即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f=50Hz,变压器原副线圈上交流电的频率相同,故选项A错误;在原线圈上所加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根据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可知,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55V,由于电感线圈L在交流电路中有感抗,与灯泡A串联后两端总电压为55V,因此灯泡A两端电压小于55V,故选项B错误;若u有效值不变,副线圈两端电压有效值也不变,因此电压表
的示数不变,故选项D正确;当频率增大时,电感线圈L的感抗增大,流过灯泡的电流减小,即灯泡的功率减小,因此灯泡A将变暗,故选项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变阻器R3的滑动头P向b端移动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参考答案:当变阻器R3的滑动头P向b端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并联部分的电阻增大,外电路的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知,总电流I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则电压表示数变大.并联部分的电压U并=E-I(R1+r),I减小,其他量不变,可见,U并增大,通过R2的电流I2增大,流过电流表的电流IA=I-I2,I减小,I2增大,IA减小,则电流表示数变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电阻非线性变化的滑动变阻器R2接入图1的电路中,移动滑动 变阻器触头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长度x(x为图中a与触头之间的距离),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与x间的关系如图2,a、b、c为滑动变阻器上等间距的三个点,当触头从a移到b和从b移到c的这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示数变化相等
B.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不相等
C.电阻R1的功率变化相等
D.电源的输出功率均不断增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因为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是串联关系,所以电流相等,从图2中可知,中的电流是均匀增加的,在经过相同的x,电流变化是相等的,故A正确;
,所以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相等,B错误;.电阻R1的功率变化
,故变化不相等,C错误;不知道内阻和两电阻的大小关系,所以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错误;
故选A
点评:难度较大,关键是根据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流的变化推导所需要的物理量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3.0V,内阻r=1.0Ω;电阻R1=10Ω,R2=10Ω,R3=30Ω,R4=35Ω;电容器的电容C=10μF.电容器原来不带电.求接通电键K并达到稳定这一过程中流过R4的总电量.
参考答案:由电阻的串并联公式,得闭合电路的总电阻R=R1(R2+R3)R1+R2+R3+r=9Ω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通过电源的电流I=ER=13A
电源的端电压U=E-Ir=83V
电阻R3两端的电压U/=R3R2+R3U=2V
通过R4的总电量就是电容器的电量Q=CU′=2.0×10-5C
答:接通电键K达到稳定这一过程中流过R4的总电量为2.0×10-5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