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1:58:08
1、选择题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不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的是
A.加速度a=
B.功率P=
C.速度v=
D.电阻R=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比值法就是应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量研究第三个物理量.它适用于物质属性或特征、物体运动特征的定义.
解答:比值法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用比值法定义物质或物体属性特征的物理量,如:电场强度E、磁感应强度B、电容C、电阻R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属性由本身所决定.
一类是对一些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特征的物理量的定义,如速度v、加速度a、角速度ω等.这些物理量是通过简单的运动引入的,比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加速度a=是牛顿第二定律得到的,不是比值定义的,故A错误,功率等于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属于比值法定义.
本题选不是比值定义法的
故选A
点评:中学物理中,有相当数量的物理量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应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客观上需要,二是间接反映特征属性的两个物理量可测,三是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必须是一个定值.
本题难度:困难
2、计算题 一根劲度系数为k、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有一水平板将物体托住,并使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图所示,现让木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a<g)匀加速向下移动,求木板从开始运动到与物体分离所经过的时间。
参考答案:解:即将脱离时,m与板间作用力N=0,此时,
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而F=kx
得:x=
对过程,由:x=at2
得:t==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水平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日19时开播
B.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跨栏决赛中,用12秒91夺得了冠军
C.某场足球赛开赛第43min时甲队攻入一球
D.由重庆开往成都的Z1次列车,于15时12分从重庆站开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新闻联播节目19点准时开播,中的19点指的是一个时间点,因此为时刻;
B、12.88秒是指跑完110米栏所用的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间隔;
C、开赛43min时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指时刻;
D、由重庆开往成都的Z1次列车,于15时12分从重庆站开出,这是时刻。
只要掌握了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 的m1和质量为1kg 的m2两个物体用水平细线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用水平拉力F拉m1,使m1和m2一起沿水平面运动,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求水平拉力F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隔离m2: ?a=T/m2=8m/s2?整体对m1和 m2:F="(" m1+ m2) a =24N
本题解析:在绳子未断之前,可将两者看作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对m2单独受力分析则,支持力与重力平衡,绳子拉力提供加速度即:
,由于绳子最大拉力为8N,说明加速度(整体加速度)最大为8m/s2。
根据上式可知F=24N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力学中常见的分析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加速度与局部加速度相同从而建立等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