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21:55:29
1、写作题 回忆一下现实生活中自我约束的事件,反思自我约束的价值,并以“自我约束”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800以上,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看待人、事、物,有仰视、平视、俯视三种视角,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间万物,会有不同的心态,会有各异的结果。我们不必仰视,无需俯视;当平视现实,平视他人,平视自己。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平视”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示例一:平视
人生在世,既不必以自卑自贱的心态去仰视别人,也不宜以自视甚高的心态去俯视别人,学会平视,平视自己、也平视别人,才是最恰当最具亲和力的社交“视角”。
惯于仰视别人者,在卑微和惶恐中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营营碌碌、心力交瘁,何苦来着!反之,以俯视他人为能事者,则热衷于居高临下、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往往看不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两种人在“视角”上的偏差,致使其对人对己的看法变形失实,不能正确对待。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他们缺乏丰厚的人格底蕴,心胸狭窄,目光短浅。
平视自己,即是不卑不亢地立身处世。天下之难,最难的是摆正自己。人在遭遇挫折时,容易自怨自艾,把自己看得太低;而在春风得意之际,又往往自视甚高,以为天下英雄舍我其谁。君不见,有些人一旦小有成就,原本好端端的一双眼睛便挪位到额头上,从此“视觉”异化,平视功能丧失,到哪都摆出一副鹤立鸡群的架势,势利得很。宋代有位名臣叫赵抃,此公为人耿直,为官清正,从不以其官位自傲。他告老还乡时曾赋诗明志:“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平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意思是,你们不要以为我是什么大官,我其实就是当年出身在柯村的赵四郎啊!那些惯于在俯视他人的得意中生活的人,比照一下赵老夫子乐于平视自己的嘉言懿行,能不汗颜?
平视他人,意味着自爱自重,不妄自菲薄。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据传清朝光绪年间,孙中山从日本留学回国,路过武昌总督府,想会见当时颇有名气的两广总督张之洞,就写了一张便条:学者孙中山求见张之洞兄。张大总督看过守门人递进的便条,面有不悦,提笔在条上批写:“持三字帖,见一品官,白丁焉敢称兄弟?”守门人将条子还给孙中山,孙中山一看,迅即在便条上书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也可傲王侯。”守门人又将条子传进总督府,张之洞看后“啊”了一声,连声说:“请!请!请!”孙中山不愧是孙中山,地位卑微时便敢于平视权贵,着实有胆有识。我们周围的不少人一见达官贵人,便情不自禁地躬背屈膝作仰视状,宜不羞愧!国人是该学学孙中山,什么时候面对权贵也敢挺脸抬头学会平视,才算是在真正意义上“站起来了”。走笔至此,不能不提到大名鼎鼎的罗斯福。罗斯福下肢瘫痪,却以其赫赫政绩赢得美国惟一的蝉联四届总统的殊荣。此公气质谦和,平等待人,像一位兄长和朋友。有人说,罗斯福能把国王当普通人看待,而把普通人当国王看待,但国王和普通人都因此而爱戴他。有鉴于此,我们身边的公仆、明星、富翁们是否也可屈尊向“罗斯福同志”学习,平视百姓、平视社会,从而造就自己的人格魅力。
平视,是一个人高尚的情操、卓越的学识之自然流露。一个人只有敢于且乐于平视,才能面对皇亲国戚不会自惭形秽低声下气,面对贩夫走卒不会颐指气使神气活现。在繁华的都市里,如果我们穿着草鞋微笑着平视一切,则堪称文明时代的文明人。
失利二:平视
也许是因为个子小,我不喜欢站着和别人说话。虽然“站着说话腰不痛”,可时间长了,脖子会发酸。最好的办法是找个地方坐下来说。
坐下来说,双方的视线在一个水平上,心理和生理的压力都会减轻许多。每当这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哲学家罗西的论点“学会平视权威,你会变得气宇轩昂,即高贵。”
罗西讲这话的时候,对权威可能还是心存仰慕,否则他为什么不倒过来说?“学会平视乞丐,你会变得神情温和,即善良。”我想他大概没有受到过佛家思想的影响。佛家说“众生一切平等”。所以应该平视的不仅仅是权威,而是一切生命。
可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见到的是仰视、俯视、斜视,很少见到平视。
年轻的时候,一位朋友到报社来,见我坐在沙发上和领导聊天,大为惊讶:“你怎么能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平起平坐?”我反问:“你的意思我得低三下四?”
我知道,朋友的疑问是国人最常见的心态。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造成了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国度,连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盖多大的房子、坐几匹马拉的车,都有严格的界限。稍有差池就会大难临头,没准还要搭上身家性命。而等级森严的恶果,就是鲁迅先生为之痛心不已的国民劣根性:“卑怯与贪婪”。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人们是不是变得更加贪婪我不敢妄加评论,但“卑怯”的弊病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看看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场里场外”,奴颜卑乞与侠肝义胆、逆来顺受与挺身而出、见风使舵与仗义执言,天平总是朝哪个方向严重倾斜?稍稍有些社会阅历的人自会得出结论。
其实,在罗西提出“平视权威”之前,我们的老祖宗已经亮出了“气宇轩昂”的招数。2000多年前,亚圣孟子就说过:“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那意思再明显不过:跟王公贵族讲道理的时候要藐视他,别看他一副高大威猛的样子。不过既已身居“圣”位,虽说是“亚”,也决非我等芸芸众生可比。在“大人”面前说话,做到“平视”已属不易,敢于“藐之”者,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就是多喝了几瓶二锅头———“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
如果说,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欧洲大陆的情况下,“学会平视”依然需要胆识和信念的话,那么在我们这里,“学会平视”需要的担当无疑更加沉重。平视权威或许被称作狂妄,平视领导或许被称作放肆,平视富贵或许被称作蛮横……平视的结果不一定会使你变得“气宇轩昂”,更大的可能是“狼狈不堪”。这时,“高贵”与“低贱”之间何止一步之遥?干脆就是一回事。于是,为“谦虚”见、为“恭敬”见、为“小不忍则乱大谋”见、为少一些“蔑视”、“歧视”、“轻视”见,许多人不得不选择“仰视”,哪怕“仰”得脖梗僵硬、颈椎变形,头脑发晕。
一般来说,“仰”得时间久了,总想“俯”一阵。有人一旦到了经常“视”的那个地位,立马会变得“高瞻远瞩”,巴不能所有的部下以同样的目光仰视他,敢平视者当属大逆不道。按照医学的观点,这叫“心理补偿机制”。如鲁迅先生所说:奴才一旦当上主子,那是比主子还主子的。当然,对于一个从来不知道平视为何物的人,除非当了皇帝,将永远在俯仰中痛苦地挣扎。
平视的基础是人格的平等,是对彼此之间人生价值的认定。不管你富甲一方还是身无分文,不管你位居高官还是一介平民,不管你春风得意还是穷困潦倒。虽然平等的要求只能来自弱者,但只要学会平视,坚持平视,“你就会变得气宇轩昂。”哪怕沦落到无家可归,也断断不受嗟来之食。
学会平视,也许会失去很多仰望的东西,但至少保持了人格的尊严。
学会平视,也许会遗漏很多俯瞰的景色,但至少坚守了心灵的纯净。
抬起头,挺直腰板,微笑着平视身边的每一个人,你会看到同样尊重的目光。
本题解析:
【一语破的】
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一种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是一面没有弧形的镜子,是一片没有污染的竹林。
【素材超市】
1、哲学家罗西说:“学会平视权威,你会变得气宇轩昂,即高贵;学会平视乞丐,你会变得神情温和,即善良。” 培根说:“好心助人时要让人感到这种帮助是出自对他的爱重”。
2、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体育代表的情景:接受脑瘫足球队赠送的球队签名的足球后,在一只足球上为足球队题词签名;观看游泳训练间隙,在泳池边同运动员们亲切交谈,一一询问训练和生活情况;为轮椅篮球队分组比赛开球,“轻轻将篮球抛起”;和智障残疾人一起做比萨饼、包饺子;坐在残疾人中间,兴致勃勃地和他们一起动手做中国结;和残疾人朋友们一道唱起歌来…… 此情此景,我们感到的是总书记平易近人,对残疾人平等相待。一言以蔽之:平视。?(戴炳炎《平视》)
3、2006年6月,浪琴表邀请林志玲到西安宣传,与当地100多位经销商一起吃饭,当一桌一桌的经销商走到台上,和林志玲合照、握手时,身高174公分又穿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总共蹲了八十多次。
4、平视是世界的需要,国与国平等看待,才会有一个和平的世界。平视是社会的需要,人与人平等看待,才能创造一个和谐与幸福的环境。平视是自我的需要,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朱华贤《平视》)
5、人需要平视。这不仅仅因为我们的双眼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也不仅仅因为我们平直地投射目光符合自然习惯,更是因为我们有着平凡的身份、平正的良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思想、平静的心情。平视,需要良心的端庄与正直;平视,需要情感的纯洁与高尚;平视,需要识见的广博与深邃;平视,需要分寸的准确与合理。平视他人,我们便拥有了真诚牢固的友谊;平视他国,我们便有了平等合作的国际关系;平视他族,我们便有了世界大同的宽广胸襟。平视者不自高、不自傲,不自卑、不自鄙,平平常常守着道德防线,平平稳稳走着人生大道,平平和和唱着和谐之歌。(霜刃《仰视?俯视?平视》)
【角度选择】
1.关注自然,平等对待万事万物,平等对待众生。
2.关注自我,平等待人是平和的心态,是冲和的精神,是雅致的情怀
3.关注社会,平等克服生活冷漠症的良方,是拯救苍白灵魂的灵丹,是人性回归的指针。
4.关注历史,平等是一种对待历史的责任,平等是一种客观的公正。
【思路突破】
思路设计一:平视是一种真诚、纯洁的人生态度。
因为平视,在伟人面前,我们尽现自信;因为平视,在弱小面前,我们尽现平等;因为平视,在朋友面前,我们尽现信任;因为平视,在困难面前,我们尽现抗争;因为平视,在爱情面前,我们尽现尊重;因为平视,在生活面前,我们尽现真诚;因为平视,在生命面前,我们尽现韧性。用平视的目光,去看待人生,我们会活出自己的天性、率真和美丽。
思路设计二:平视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具体体现。
真正的平视应该是平等的、相互的,是精神共同在场的双向流动。它表现为人与人,人与世界间的相互敞开、接纳、承认和包容。它超越了给予与被给予,支配和被支配的狭隘,它拒绝疏离、控制和虚伪,呼唤理解、沟通与真诚。让我们的眼睛平视一些,人与人之间就和谐一些。
思路设计三:平视是自我的需要,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
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平视,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平视,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平视,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平视,需要度的准确与合理。
思路设计四:平视能使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客观公正认识事物。
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以偏概全、是非不分,盲目自大、盲目自卑,往往都源于不能“平视”。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一种抛却杂念的单纯。唯有“平视”,我们才能科学比较,才能高瞻远瞩,观察入微,才能把市俗偏见拒之门外,把真情实况尽收眼底。
思路设计五:平视也要有高度,有眼光,要站在一个恰当的高度平视。
不同有的人有不同的平视高度,同一个人站在不同的高度其平视高度也会不同,重要的是我们要丰富自己,武装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能站在人生的一个高度平视自己,平视别人和外物。
点评:本题的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深层的思辨能力,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我们必须学会欣赏生命中那些必然到来的遭遇。——毕淑敏《心灵珍珠》
我不认为林荫大道就优于崎岖小径。——蔡志忠《宽窄都是路》
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 —— 爱默生名句
读了上面的文字,请你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议论。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向着成功努力的过程,乍一看,就像一条黑漆的隧道,望不到头,比如高三毕业班的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忙不完的事,睡不够的觉,许多人每天都要“头悬梁锥刺骨,地挑灯夜战”,每天在“两点一线”之间劳碌……一天天的生活就像复印机里印出来的,一切都在重复。别忘了,太阳是新的!全新的,是一种最美的心境!
新的太阳,难道这不是一种希望吗?每天都看见希望,就像是在黑口的夜里看见曙光,难道这不是一种幸福吗?是的,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几乎崩溃了,太高的期望将我们紧紧地钉在地上,但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充实的象征。
尼采说,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力,所以我们不一定要向着胜利微笑,但面对暂时的困难,我们必须微笑,而且是会心动微笑。
埋首于通向成功征途,是必须真真正正“埋”下去的,这段日子需要休沉下来,静下心来,只有保持“心静如水”的状态,才能投入最后的冲刺。
我们好比是在乘一辆车前往目的地,沿途的风光很美,很诱人,但是你最好不要为了他们牵扯太多的精力, 而要使目光一直朝着终点的方向看,如果忍不住跳下车去欣赏暂时的美景,这辆车就开走了,也许你会看到另一辆车,也许最后你同样到达目的地,但那也不是你人生准点的时刻了。
人生在特定的阶段有着特殊的使命。求学的阶段,就是为实现人生目标迈出重要一步的时候,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你将追悔莫及,所以狠狠心,女孩子们暂且丢下那些漂亮的衣服和浪费时间的打扮,男孩子们抛开那诱人的漫画书和电脑游戏,放一放那一段遥不可及的“青苹果”之恋吧!夏天不摘秋天的果。摘下来,食之不甜,弃之可惜,所以还是等到收获的季节里再去品尝丰收的喜悦吧!
搁置一下与前进无关的心事,抬头望天,用心灵看世界,因为太阳常新。
轻轻对自己说:“如果没有我,世界将少一个人欣赏这美丽的太阳。”就是这样一种心境,让你始终把精彩留给自己!
春天,鸟语花香,微风抛面;夏天,百花开放,蝴蝶飞舞;秋天,天高云淡,红叶似火;冬天,寒风刺骨,白雪皑皑,无论寒来暑往,春夏秋冬,太阳照常升起……
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进,很少有人能知道需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我们只能不断前进、前进,再前进,“一万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
只争朝夕,在你茫然的时候;只争朝夕,在你沮丧的时候;只争朝夕,在你懒散的时候,只争朝夕,在你还拥有梦想的时候;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永远充满希望,现在就开始吧,把握每个瞬间,不要再犹豫!
本题解析:
根据所给材料,可以运用存异求同的方法,从这三句名言中概括出最佳立意:要勇敢(或坚强、自信)地面对挫折。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6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这个世界常常有种感情一直就是不动声色的,它站在远处从不靠近你,但却又从来没有离开过你。
在现实生活中,你感受到过这种感情吗?请以“爱在深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看后你有何感想呢?请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
爱在春天
湖南炎陵一中段亚波
父亲是一个低调的人,在任何方面都是这样,以至于我们之间总是发生矛盾。他看不惯我的发型,我的打扮,除了学习上,他似乎什么地方都看不顺眼。他给我的印象,也好不到哪儿去,有时我甚至会想:如果他不是我父亲,我的生活是否会好过些。
十三岁那年,我拿着县城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欢天喜地地跑回家,往桌上一拍:“看,这是什么?”满以为他会狠狠地夸我一番,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看后只是憨笑一下,什么也没有说,继续去干他的活了。我心里那个气呀,牙齿都咬得“吱吱”响,真想马上长大,然后跟他干一场。
可是当我慢慢地长大,父亲却渐渐地老了。在中学的我渐渐地长到有父亲那么高了,我开始有些狂傲,觉得父亲有时也就是很弱的一个人,在我心里,他与一个伟大的父亲形象简直格格不入。
在我变得狂傲的同时,成绩也开始下滑了,但我并不在意,总认为成绩嘛,猛鼓一把劲它就上去了。于是我就放肆地玩耍,经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走在一起,可是当我从泥淖中爬出来,想重新做个好学生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晚了,老师讲的课我一点都听不懂,我努力地去适应,可是,一切都只是徒劳,有些时候,对于美好的未来,像我这样的人,只能路过。
而此时,家里也变得拮据起来,终于,我决定退学。1999年春天,我背着行囊,回到了家。父亲坐在门口“吧嗒吧嗒”地吸着烟,看到他那削瘦的身影,抑制不住的泪水流了下来。我说:“爸,我跟你干活去。”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拍了拍我的肩。
扛着锄头,我跟着父亲来到了庄稼地。父亲没有下田,而是坐在了田埂上,他指着田里的杂草对我说:“阿仔,你说这田里的杂草要不要除去?”我点点头,他又问:“那些禾苗呢?”我猛地摇了摇头,父亲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说:“这就对了。孩子,其实你也一样,‘不想学习’是你心中的杂草,现在它长得很茂盛了,你就得拔掉它,让禾苗生长。孩子,回去吧,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望着父亲瘦弱的身体,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还能说什么呢?我默默地点了点头,那天,我和父亲锄完了所有的杂草。我发誓一定要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父亲。
第二天,我又背着那背囊出发了,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我的包里装了一个梦想。父亲把我送到车站,车子开动的瞬间,父亲朝我挥了挥手,我清楚地看到,一滴泪,滑过父亲的鼻梁。父亲的身影越来越模糊,但他那双挥舞的手却划出了一条比痛苦更长的,更好的弧线。我终于明白,其实我是父亲在他仆仆的人生风尘中用心裁下的花,而父亲,是夕阳下那道令我流泪的风景……
一丝微风拂来,整个世界弥漫了爱的真谛,春天,终于来了。
【点评】本文先写“我”与父亲的不和谐的父子关系,然后写父亲在“我”决定退学时的一番出乎“我”意料的劝说,意在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来表现出父亲对自己“藏在深处的爱”,叙事条理清楚,语言也精练流畅。特别是细节描写,如“有时我甚至会想:如果他不是我父亲,我的生活是否会好过些。”“我心里那个气呀,牙齿都咬得‘吱吱’响,真想马上长大,然后跟他干一场。”这些细节形象地凸现了“我”特有的心理活动。父亲关于除杂草的一番话语和篇末车站送别的场景,不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生动形象,让人读来情真意切,意味深长,有力地表现了父亲“藏在深处的爱”。
本题解析:
要写好“爱在深处的”这个话题,应该注意“藏在深处”这几个字蕴涵的深意,写记叙文,要重视那些能够表达出真挚情感的细节的描写。写议论文,则要注意从情与理的关系上去辩证分析。
【名人言论】
1.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的蜜——雨果
2.抓住幸福的时机,去爱和被爱吧——列夫?托尔斯泰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3.互敬、互爱、互学、互助、互让、互谅、互慰、互勉——周恩来
4.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 ——罗曼?罗兰
5.爱是纯洁的,爱的内容里,不能有一点渣滓;爱是至善至诚的,爱的范围里,不能有丝毫私欲。——卢莎公爵夫人
6.只有驱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那种爱神才是美,才值得颂扬。 ——柏拉图
7.爱如果为利己而爱,这个爱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欲。 ——爱德门
8.父子兄弟间相爱,本出于天性,而要讲究利害,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夫妇结合,本出于情爱,而要以经济为条件,就失去了相爱的本意。 ——苏格拉底
9.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泰戈尔
10.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够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这当中得到快乐.爱情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唯有那因为爱而变得思想明澈,双手矫健的人才算爱着. ——车尔尼雪夫斯基
【最新素材】
1.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种情感。 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她想坚持到最后一刻。 过了几天,小岛真的要下沉了,爱想请人帮忙。这时,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经过。爱说:“富裕,你能带我走吗?”富裕答道:“不,我的船上有许多金银财宝,没有你的位置。” 爱看见虚荣在一艘华丽小船上,“虚荣,帮帮我吧!”“我帮不了你。你全身都湿透了,会弄坏我这漂亮的小船。” 悲哀过来了,爱向她求助:“悲哀,让我跟你走吧!”“哦……爱,我实在太悲哀了,想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悲哀答道。快乐走过爱的身边,但是她太快乐了,竟然没有听见爱在叫她!突然,一个声音传来:“过来,爱,我带你走。” 这是一位长者。爱大喜过望,竟忘了问他的名字。登上陆地以后,长者独自走开了。爱对长者感恩不尽,问另一位长者知识:“帮我的那个人是谁?” “他是时间。”知识老人答道。“时间?”爱问道:“为什么时间要帮我?” 知识老人笑道:“因为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伟大。”
2. 手中名片:一对已结婚十多年的夫妻去城市的另一端看朋友,回来时天色已晚,又逢末班车,丈夫说,咱俩从前后两个门挤上去吧,人太多了。妻子点头同意。从前门挤上车的丈夫站在车厢中间,被一层层的人拥挤着,十分难受。忽然就有一只手悄悄地抓住了他 的手,凭感觉他知道那不是妻子的手,因为妻子的手肯定没有如此温热、柔软、细腻而动人心魄……他真希望这车能一直不停地开下去,哪怕到天亮都行。继而又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 ?她怎么注意到我的?她叫什么名字呢?怎么样才能和她取得联 系?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将自己的名片悄悄取出一张塞在那只可 爱的小手里。车终于到站了。丈夫恋恋不舍地下了车。从另一侧车门下来的妻子看起来并没有觉察到什么。两个人横穿马路时,一辆摩托车疯也似地冲过来,妻子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用身体撞开了丈夫……丈夫抱起浑身是血的妻子跑进医院,天亮的时候 ,医生出来告诉他,我们已经尽了力,你妻子只想见你最后一面 。丈夫走进病房时,妻子的一只手攥成了拳头,后来那只手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样缓缓张开,丈夫的名片悄无声息地滑落下来… …
3.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历经坎坷,穷困愁苦,而母亲的笑容却时刻令他梦萦魂牵。在他得知母亲将来的时候,掩不住脸上的笑容,按不住心中的喜悦,抖落衣冠上层累的风霜,拂去心头积淀的风尘,携妻将雏,到溧阳城外迎接母亲。芳草萋萋,花香阵阵,白云舒卷,碧野晴川,处处洋溢着儿子不尽的思念。母子相依,热泪盈眶,握着妈妈温暖的双手,望着母亲苍老的容颜,不禁怆然饮泣,感慨万千,提笔赋诗,情思涌动,在孟郊笔下,就熔铸了这首饱含母爱的《游子吟》,诚挚深切,传诵千年。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如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经济学价值,法律价值等等。这些价值的存在是人在不同领域发展中范畴性规律性本质存在。
请以“实现价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