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3:09:32
1、写作题 看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作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中途岛》,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读后感。
这个小村落的名字在地图上找不到,要不是当年作为红军战士路过此地的将军写了一篇有名的回忆文章,谁也不会知道它。
红军战士从这儿走过去之后,西去,北上,历尽千辛万苦,完成万里长征,革命胜利后,成为人们敬仰的英雄。
不为人知的是,60多年前还有一位红军战士也走到了这个小村落。他的腿受伤了,一时无法行军,便留在村里养伤,伤很快养好了,人却留到了今天。当年他是一位20岁的小通讯兵,今天他已是八旬老翁。
小村落在别人是一个中途岛,在他却是终点站。要是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他爬着也要跟上队伍的,他当初只想在村里休息两三天,有部队经过时马上归队,可惜后来再也没有队伍经过。
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的时候,他久久地站在村口桥头眺望西面烟雾渺渺的大山,一遍又一遍对人说:那时,他们就是从这桥上走过去,翻过那座大山,他们就远了……
人生也如长征,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到达目的地的,有不少于人由于种种原因滞留在中途岛。这些人中间,真正不想前行者,大概是没有的,一开始都如那小通讯员,以为只是停留两三天。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结果,二者密不可分。写作读后感一要解透材料,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那一点,这就是“悟”。二要善于联想,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现象对接,这就是“联”。三要说出所以然,这就是“议”。以上解决“写什么”问题。怎么写?有“引——析——联——结”的套路,从“合乎文体要求”的标准来看,可用,但要灵活(前面已讲到)。随感而发,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左右逢源,开阖自如,那就达到了“发展等级”的要求。读后感要叙议结合,行文比较自由。读《中途岛》有何感想,抓住第四段或最后一段,相信你会有许多感触。一旦感慨万千,下笔何难之有?比如“小村落在别人是一个中途岛,在他却是终点站。”“他当初只想在村里休息两三天”,“可惜后来再也没有队伍经过”。这寥寥数语,不但使你“于心有戚戚焉”,就连标题都安放其间。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能,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好的。”助手很郑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寻找。”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那位忠诚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开始四处寻找了。他领来了一位又一位,终被苏格拉底一一谢绝了。半年以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说:“?我真对不起你,让你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请你以“看重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作文时,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力求写得深刻。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这句名言的含义相信你一定很清楚。这里的“水仙花”是一种隐喻,它所指的是“心灵和精神的追求”。这使我想起抗“非典”英雄、两院院士钟南山的一句话: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生活在理想中。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不是牧歌。现实有时候很残酷。你的命运一如他人,你的天空不可能不下雨。
请联系自身实际和现实生活,以“每个生命都会下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