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3:07:41
1、写作题 (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甲:2005年我读了舒马赫写的名为《小的是美好的》经济学著作。作者对建立“特大城市”持批评态度,认为城市规模最合适的人口上限为50万人左右;城市规模大了会造成病态发展,带来许多麻烦的难题。我同意他的看法,小巧玲珑,多么美妙!
乙:不久前我读了外国人写的《中国人的“大”情结》,说中国人什么都“好大”,对城市、对建筑规模追求在太空中能看到,对商场的规模追求能写进吉尼斯纪录。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大有什么不好?大气磅礴,多有气派!
丙:我看气球最好,可大可小。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写作题 蜜蜂和蝴蝶都在花间飞舞,但一个在创造,一个却在虚度。创造者奉献的是甜美的生活,虚度者碌碌无为,一无所获。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嘲笑的是他们所不了解的东西。 --歌德
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电影《爱玛》
对人的了解是通过心,而不是通过眼睛或智力。--马克吐温
读了上述文字,你一定会有所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注意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根据要求作文。
据《法制日报》9月12日报道,9月9日,11岁“神童”许恒瑞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的报到现场,他是通过自主招生以高考成绩为526分进入该校法学院就读的。他毕业于云南弥勒县第一中学,他一直是“拼命地学拼命地玩”,连连跳级。
此事传开后,一些法学专家提出质疑。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郭峰发微博称,法学是调整人与人关系的社会之学,就读者应当心智发育基本成熟。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告诉记者,学法学需要一定社会阅历,仅仅依靠纯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即使他继续深造,20岁左右走向社会,仍然太年轻。11岁读法学是害了这个孩子,甚至是“揠苗助长”。
读了这则报道,你会马上联想到“成才”或“成长”吧,那么最有感触的是什么?请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生发立意,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表达自己关于“成才”或“成长”的感受和思考。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5、写作题 请联系自己的经历、理解和感悟,以“品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