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3:07:19
1、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哈佛的一名学生私自将校图书馆的一册珍本带出,后主动向学校认错并归还图书。霍里厄克校长肯定其勇气和诚实,接着还是将这名学生开除。
(2)20世纪80年代,日本一名女中学生因坚持留校方禁止的长发被除名,学生家长诉至法院而败诉,法院认为,日本之所以有今天,靠的是严守纪律。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遭遇一些这样的事情:本来明明是错误的行为,当我们进行声讨时却遭到所谓同情者对我们的指责,使我们陷入宽容与纵容的两难选择。
请你以“宽容与纵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站在21世纪的门槛前,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的热切关注成为时代的课题。
请以“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编写故事,可以发表见解,也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参考答案:
例文一
“快乐”的领水日
“丁零零!”“丁零零!”闹钟不屈不挠地响着。我竭力睁开双眼,瞥了一下台历,哦!今天又是星期五了。顿时,我的睡意全消。三下五除二地套上衣服,也顾不上吃早饭,提起两只塑料桶,往汽车后座一扔,驾着汽车直奔供水点。
自从人类跨入24世纪以来,水资源已所剩无几,河流早已干枯,泉水再也不见,地下水也到了极限,只剩下少量的淡水在南极洲,而且控制权握在“地球长”M先生手中,任何人不得随意取用。南极洲周围布满了军队,他们的职责就是保护生命般宝贵的水。M先生为防止人们因抢水而发生争执,就在全球设立了若干淡水供应点,每周五(讲究的西方人也顾不上“黑色的星期五”了!)凭“淡水供应专用证”每人领取20公斤生活用水。
当我匆匆忙忙赶到供应点时,人们已经排起了长队,足足有几百人!我连忙泊好车,车门也不锁(车子就算被偷也是小事,错过了领水可不得了)就排在长队的后面。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队伍虽然在前移,可我前面还有不少人。两条腿已经站酸了,但一想到那即将到手的清凉清凉的水,似乎就有了劲。
谢天谢地,终于轮到了我。谁知,无巧不巧的,水正好供完。供应点的P总管的胖脸上堆满了歉意,宣布了这个噩耗。我想哭,可由于身体长期供水不足,已没有泪水可流,真是欲哭无泪!人群立即骚动起来,“我们要水”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P总管赶紧跟总部联系,紧急调运了一部分水来应急。
我迫不及待地把桶子递给P先生,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向桶里注水,连半滴也没有溅出,然后用超级电子秤称了称。哦,21.5公斤!我正窃喜时,总管大人用一把小勺从桶里舀出来一点,秤上很精确地显示出20公斤。总管先生又把那一小勺水倒回水箱,我只好无奈地撇撇嘴,一步三停地将水桶拎到汽车后座,缓缓地把车开回家。
回到家,将两小桶水倒进蓄水池,又用吸水机把桶内吸得一干二净。干完这一切,我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下个星期有命了!
望着池子里的有限的水,我禁不住狂想:天天都是星期五该有多好!
解析:这篇记叙类作品构思非常巧妙。有大胆的想像也许还不足为奇,难能可贵的是有细节支撑了这样的想像,于是,想像再大胆也不会给人以离奇之感,更何况这种细节还颇不少。文章开篇便渲染出资源枯竭的情形之严重,全球仅有淡水在南极,南极被军队重重包围着,淡水使用已经到了凭证供应的程度,因而,“吃、睡诚吾欲,小车价亦高;若为取水故,数者皆可抛。”我取水无望时的欲哭无泪,P总管发水时地小心翼翼,我运水的谨慎程度,到家后处理水的一丝不苟等细节无疑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物心理刻画也就有了足够的可信度。
例文二
不幸的中国鱼
鱼的不幸,似乎更令人同情。近年来,已经连续有白洋淀、大渡河和珠江的鱼类万劫不复地集体壮烈牺牲了,均为有毒性的水闹的。当然,死鱼事并不少见了,只是这样集中地大规模地死鱼,确实令鱼们担忧,毕竟鱼们没有翅膀,也没有腿,它们生活在水中,无法逃脱掉毒水对它们的迫害。
鱼类的不幸,已经有很多年了,主要是生活在比较小的水系中的鱼,它们的生活空间比较窄,毒水很容易对它们造成伤害。如今,大的水系的鱼也逃不脱噩运,原因是毒水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多的毒水令鱼类无处可逃,这些饮水为生的生灵,它们是那样地仰天长眠。
鱼类愤怒么?也许它们在毒水的扼制下,曾经跃起,挣扎,搅起愤怒的水花,直接跃出水面自杀性地呼吸空气。但显然无济于事,它们的家园被毒水涤荡,老幼无存。这个世界怎么了?鱼的语言无法传达给人类,我们至今无法破解鱼语,我想它们是在绝望中眼睁睁看着同类离别鱼世,直至最后一条鱼也停止呼吸。
太可怕了,这些死亡之水,在继续流淌,所过之处,生灵涂炭。我们要庆幸我们有两腿,而且还有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我们拥有逃避灾难的交通工具。
是的,到地球上所有的水都成为毒水的时候,我们就离开地球,到月球上去。可月球上有水么?
也许会有吧,因为老祖宗说过,天无绝人之路。而老祖宗是没有说过天无绝鱼之路的。所以,我们要庆幸此生为人了,幸而不是鱼类。我们应该惧毒水,包括毒气,沙尘暴,干旱,洪水和泥石流。不幸的是鱼,鱼没有思想,不会创造,只有走向灭绝。鱼令人同情,这些没有进化的动物,不知道人类也是从大水中来,进化了,而且有了思想和创造力;鱼没有进取心,它们完了。鱼们如能吸取教训,趁着最后的日子,以最快的速度进化成两栖类、哺乳类,进化为人类,我们就能同桌共饮了。谈到毒水事件,我们也可以在一起摇摇头,并且感叹那些不思进取的动物:它们真不幸。
解析: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大公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近年沙尘暴袭京城更为人们敲响了世纪警钟。应该说,环境污染可写的角度是相当多的,一般的学生作文往往容易八面出击、蜻蜓点水,本文切口小,集中笔力审视并反思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在关注水污染的同时涉及毒气、沙尘暴等,视野相当开阔,“即小”可以“见大”。作者着墨在鱼,其意在人,个中有浓烈的人文关怀。文笔幽默诙谐,启人心智,发人深思。
本题解析:
写作提示:应该说,这是一个大题目,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环境保护之所以与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共同构成三大基本国策,现实状况与我们所接受的“资源丰富”的国情教育可谓大相径庭,目前更需要的恐怕是强化这方面的忧患意识。题目的指向是明确的,考生也是有话可说的,诚如题目所提示的那样,可以多角度展开,关键是注意“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之间用的“或”字,文章只能写其中一个方面,否则就偏离了题旨。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学者曾提出一个口号:比慢。
在当今生活越来越快的时候,快餐、快递、快车才是一种时尚,慢怎么行?
全面理解材料,请以“慢”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得套用,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钱学森生前已有“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美誉。不过,他令世人景仰的不仅是生前身后名,更是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同国家荣辱与共的不朽精神。当下,学界浮躁而官僚的风气、某些学者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令人担忧。有网友发帖说:一代大师走了,而继承大师精神的人却寥寥无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我”,是每个人在考虑具体问题乃至面对整个人生时常常顾及的概念。对自我的淡化或强化,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常常面对“无我”与“有我”的拷问。
请以“‘无我’还是‘有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无我”还是“有我”
“无我”,大概是无私奉献,利人而为。“有我”,应是心中存私,利己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无我”与“有我”并不冲突,做了一件利己的事,同时也使他人受益,不求回报,正所谓“无心插柳”,而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德国人普朗克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山村支教,我们认为他感动了中国,但他却说他只是为了推行他的素质教育。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它近乎确凿地告诉我们,“无我”与“有我”在现实中并非是对立的。子曰:“达己者达人。”
在我们身体力行着“有我”的信条时,却无形中为他人,为社会开辟了一条金光大道。普朗克为了“私立”的行为给山村中的孩子带去了多少希望。说他是“无我”吗?难免有些牵强。说他是“有我”吗?好像是,却又不尽然。他的行为在“无我”与“有我”之间闪转挪移,难辨其踪。“有我”与“无我”之间的泾渭界线已然模糊。又或者——我们不妨大胆地推测——“有我”与“无我”本就是统一?
李开复曾就职于美国的苹果、微软、谷歌的要害部门,其薪酬之高令人欣羡,然而在事业巅峰期的他却毅然回国,开办创新科技工厂,使大量青年就业。当问起他时,他却回答,这是为了我的梦想。普朗克,李开复的例子只是千千万万缩影中的两个。一个为了“推行自己的素质教育实验”在大山中一待数十年,造福众多孩子;一个“为了我的梦想”,为千万青年提供了就业良机。“有我”的信念却是“无我”的善举。胡雪岩因为希望将商号开遍中国而散家财赈灾捐国库。霍英东希望“我的国家繁荣富强”在抗战期间一再冒生命危险救济红军。“有我”的个人理想与“无我”的大同社会美好愿景并不冲突,小人别之,君子一以贯之。
为了个人的生计,他们铺设了全国铁路网,公路网,但我们歌颂他们为建设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城市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他们做起了清洁员,但我们仍认为他们是伟大而光荣的劳动者。
在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中,“无我”与“有我”,都是平凡的,也都是伟大的。我终于明白,“无我”与“有我”没有区别,只要我们坚持“有我”时的同时不伤及“非我”,并为“无我”做出贡献,我们也能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本题解析:
“‘无我’还是‘有我’”是个选择。这是对人生、对现实的思考:
是现实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以及如何做人,都将面临的思考,是90后孩子们所作所为在人们心目中印象所导致的思考,是在写作,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将融入的一种什么态度的思考……
也告诉人们:有与无,在这里不一定是完全对立的,只是人们要去突出或抑制的
常见切入角度
首先:要解词,我代指什么?利益?荣誉?个性?……
有我:
贬义: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了自我
褒义:个性的张扬,个人价值的体现。
有我不等于自我
有我推动历史的发展,自信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做任何事情都要投入:歌星的歌声中,乐曲中是否有我?
无我:在利益与荣誉面前,
无我不等于丧失自我
无我中有我---外在无我,内在有我(统一的服装;规矩—表达自我)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