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九)

时间:2017-08-08 02:39: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小题1:?,物换星移几度秋
小题2:春江潮水连海平,?
小题3:江畔何人初见月,?
小题4:?,清泉石上流
小题5:?,孤城落日斗兵稀
小题6:熊咆龙吟殷岩泉,?
小题7:?,千金散尽还复来
小题8:?,月涌大江流
小题9:云横秦岭家何在??
小题10:惊风乱飐芙蓉水,?
小题11:?,菊花须插满头归
小题12:?,人迹板桥霜


参考答案:
小题1:闲潭云影日悠悠
小题2:海上明月共潮生
小题3:江月何年初照人
小题4:明月松间照
小题5:大漠穷秋塞草腓
小题6:栗深林兮惊层巅
小题7:天生我材必有用
小题8:星垂平野阔
小题9:雪拥蓝关马不前
小题10:密雨斜侵薜荔墙
小题11:尘世难逢开口笑
小题12:鸡声茅店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默写识记。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作家和作品要对应,不出现常识性错误。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潭”“潮”“腓”“栗”“巅”“材”“薜荔”等。每句1分,句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情况,该空不给分。此类题考查了学生对常见名句名篇的准确背诵和规范书写能力,平时要夯实基本功。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小题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言者无罪,?。(《诗经·大序》)
小题2: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小题3: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
,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4: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王羲之《兰亭集序》)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参考答案:
小题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闻者足戒
小题2:只是当时已惘然?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小题3:言不顺则事不成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题4:感慨系之矣 雕阑(栏)玉砌应犹在(6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知”、“惘”、“期”、“急”、“雕”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即丁卯年三月十五日。“晦朔”分别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B.《渔父》中渔父的歌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沧浪之水”指社会状况,“水清”与“水浊”指世道的清明与黑暗,“濯我缨”“濯我足”的不同变化表现了渔父灵活的处世态度。
C.庄子憧憬的“无穷”,是其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这不是一个客观的时空存在,而是一个作者构想出来的虚幻世界,这是一个摆脱了外在世界的一切束缚,与天地真正浑然一体的精神世界。
D.《项脊轩志》一文作者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了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抒发了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之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错误在于,其中的“晦朔”应是分别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和第一天。C项错误在于,歌词运用的是比喻手法。D项错误在于,其中的“抒发了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之情”说法不对,应为“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1)_________________,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__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_____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会桃花之芳园,_________________。
(6)还顾望故乡,_________________。
(7)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何伸雅怀。


参考答案:(1)逝者如斯;而卒莫消长也。
(2)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3)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
(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5)序天伦之乐事。
(6)长路漫浩浩。
(7)悠悠我心;鼓瑟吹笙。
(8)不有佳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根据小说情节,依次写出相应人物名。
  《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王司徒”指 ① ,“董太师”指 ② 。“连环计”是王司徒以府中歌伎 ③ 为诱饵,离间董太师与 ④ 父子关系的一条美人计。


参考答案:①王允 ②董卓 ③貂蝉 ④吕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