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2:20:34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能,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好的。”助手很郑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寻找。”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那位忠诚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开始四处寻找了。他领来了一位又一位,终被苏格拉底一一谢绝了。半年以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说:“?我真对不起你,让你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请你以“看重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作文时,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力求写得深刻。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一圈地飞舞,显然,它迷路了,无法飞出房子。原因是它总在房间顶部空间寻找出路,总不往低处飞——那低一点的位置就有敞开着的窗户。甚至有好几次,它都飞到离窗户至多两三寸的位置了,可就是不肯再飞低一点!最终,这只不肯低飞一点的蝴蝶耗尽了气力,落在桌子上气息奄奄……
常有人抱怨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甚至看不到一丝光亮,这是不是有些像这只蝴蝶呢?
请准确理解以上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创新赢得成功
当我们踏在先人的创造之路上时,我们会感叹祖先的伟大,但回首望去,那里永远只有别人的脚步,犹如大海的浪花,一次次来,一次次去我们要走自己的路,留下自己的脚印创新,让我们留下自己的脚印
创新,让“养不起13亿中国人”成为笑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有许多外国的所谓的专家断定,中国将来不可能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十几亿人口但是,袁隆平却不信这个邪他每天穿梭于稻田之中精心照顾着自己的水稻当时,世界上的许多科学家都断定,不可能培育出杂交水稻但袁隆平没有放弃无论炎炎烈日,潇雨秋风,他都在稻田里进行着无数次实验最终,他成功地培育出了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成为世界第一人世界为之震惊他不仅养活了中国人,更养活了世界上的其他千千万万的人如果袁隆平仍然跟随别人的脚步走路,认为杂交水稻不可能成功,就不会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脚印。
创新,让“嫦娥”飞上了遥远的“广寒宫” 。
2010年,“嫦娥二号”探测器飞上了寥廓的星际,与月球为伴,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嫦娥二号”是中国航天人的心血中国航天科学家在技术落后、起步困难的情况下,历经数年的不断的艰苦的探索、尝试,终于完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嫦娥二号”探测器这凝聚着航天人们创新血汗的“嫦娥二号”赢得了世界的惊叹如果我们固守着现有的技术停滞不前,只是走在别人的路上,就不可能有“嫦娥二号”的飞天壮举
创新,让世界为今日的中国惊叹。
改革开放三十年,让贫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穷二白到全民小康,中国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创新,让中国赢得了世界的掌声,让中国人民昂首挺胸,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如果当年我们还是走老一辈的发展模式,我们现在依然是一个贫穷的没有地位的国家只是走在别人的路上,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美好生活。
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创新,让我们比彩虹更绚烂;创新,让我们比海洋更宽广;创新,让我们比蓝天更湛蓝走创新之路,永远留下自己的脚印
这篇文章的论点符合题目要求文章在第一段提出总论点“创新,让我们留下自己的脚印”,然后用三个清晰的分论点加以论证选用的例子新颖,三个分论点里面的假设论证更为文章增色总之,这是一篇很规范的考场作文。
本题解析:本题的素材可以这样分析: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原来的路径飞出去,原因是它总在房间顶部的空间寻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那低一点的位置就是敞开的窗户。但无论是什么原因,这所有的一切都体现出了动物心理上的致命弱点——无法用平和的心去走自己应该走的路。
常有人一方面抱怨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另一方面又因循守旧、不思改变,习惯在老路上继续走下去。这是不是有些像那只蝴蝶和马嘉鱼?其实,天生我才必有用,东方不亮西方亮。如果我们调整一下目标,改变一下思路,当一条路走不通时换一条路试一试,完全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风光。
适用话题:学会转弯 换一种角度 前途与道路 目标 成功与创新。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领导给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不像中国有世间著名的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美国的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想发展旅游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光耀总理看过报告,非常气愤。据说,他在这份报告上批了这么一行字: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有阳光就够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请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自古以来,就有“男儿膝下有黄金”之说。从古至今,不少铁血男儿,也不断演绎出一曲曲“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悲壮之歌。
近年来,民工向老板讨薪下跪;老百姓在上诉过程中向官员下跪;有监考老师为求学生考试不作弊也下跪;北京某交警抓到一违章车,司机70岁的母亲下跪希望通行,而这名交警无奈竟抢先给她跪了下来。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1、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2、一跪又何妨;3、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尊严;4、尊严无价、人要有傲骨;5、下跪也是一种勇气;6、“跪”的文化渊源探究。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鸡听着树上黄莺动听的歌声,十分羡慕,对母亲说:“妈妈,如果我学会黄莺那样的唱歌该多好啊,我可以天天为你唱歌,让你快乐。”
“真是个好孩子!”妈妈说,“只要你努力,总有一天,你会唱出动听的歌来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参考立意:
从小鸡角度:①梦想(学会黄莺那样的唱歌该多好啊)。②感恩(天天为你唱歌,让你快乐)。③孝顺(天天为你唱歌,让你快乐)。
从妈妈的角度:④鼓励——成功的助推器。⑤正确的教育引导促人成功。⑥付出就有收获。⑦有梦想就要努力奋斗。
文体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来选定,可以记述自己的经历、见闻,也可以论述自己的观点,还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无论写何种文体,文体特征要鲜明,不要写成“四不像”。
点评:材料作文写法指导 一、首先要“读”: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②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 二、其次要“析”: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