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08 02:03: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作文(70分)
试根据自己的经历、感悟与思考,以“留一点空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留一点空间给自己
给自己留一点空间,让自己多点进步。有句话说的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然而,在生活中,总有太多的人觉的自己好像已经很好了,不需要在进步了。于是,他们就只能在原地踏步,最后也只能落的被别人赶上的下场了。给自己留一点发展的空间,这样我们才能在最好的基础上去发展的更好了。
  著名画家齐白石,有一次看到他的弟子的一张画画得不错,便向其弟子借过来临摹,他的弟子惊讶无比,齐白石说:“我虽然是你的老师,但你不一定就比我差。”他的弟子听后,对老师这种谦虚的态度肃然起敬。
  就像《师说》里所说的“弟子不必不贤于师”,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就算是伟人,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就像齐白石,他不因为他是著名画家而感到高人一等,也不因此就骄傲自满,相反,他反而临摹其弟子的画,可见齐白石对画的热爱及其谦虚的学习态度,正是这种给自己留一条缝隙的态度,齐白石的画才会被人们流传至今,被人们赞誉。
  红军长征期间,朱德曾写过一首诗赞扬红军不怕辛苦的精神,毛主席看过后,指出诗中的几处不足之处,朱德听后,虚心请教毛主席,并希望他能帮忙修改。毛主席改完以后给朱德看,朱德看后,连连称赞,也认为比原来的大有进步。
  曾带领红军踏过十万五千里的朱德总司令,仍然抱着谦虚的态度有了错误及时改正,并对他人的指导虚心请教,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样的,朱德也是怀有这种为自己留一条缝隙的谦虚态度,才能不断的提高,完善自己。
  人无完人,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完美。自以为是的处事、对人态度,只会让自己向后退。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处在饱和状态,这样永远都不会进步。给自己的发展留一点空间,一条缝隙,让自己能源源不断的汲取新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
  伟人都能做到虚心学习的态度,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取他人的长处补自己不足之处,不正是在为自己留一条缝隙吗?在每次的学习过程中,都给自己留下进步的空间,日积月累,就能有更大的进步。
  只有最好,没有更好。给自己留点空间,就是让自己多一点进步。


本题解析:审题提示:
“空间”可以有形,实指,如树与树间的空隙,楼与楼间的空间;也可以无形,虚指,如活动空间,网络空间,人际空间,思想(维)空间,休息空间,生存空间……。“一点”表示这是适度的,不是太多。“留一点空间”可以理解为“保持距离”“留好空隙”“留白”“不可过满”等。“留一点空间”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做事留有余地、退路”,更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做事不可太绝”,此种理解,有牵强之感。还有“给爱(道德、责任、良知等)留点空间”不也妥当,它们应该是洒满人间的,不是只留一点空间的,不是填充式的。
立意:
在立意时要问自己一些问题:
1.是什么?
“留一点空间”既是物性,亦为人理。“物性”有修路要留出热胀冷缩的缝隙空间,种植要留出采光、通风的空间,渔猎禁捕期就是留出产卵、繁殖的空隙等;“人理”有古代开国之君要留给黎民百姓修养生息的空间,现代家庭教育要留给子女心灵释放的空间,同事之间相处要留给对方适度的空间,艺术作品的留白等。其实,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此理,要想睦邻友好,就要在“求大同”的前提下,留下“存小异”的空间;如果一味大国沙文主义,无视别国的生存利益,小则酿成政治冲突,大则造成兵戎相见。悟透了上述之理,思维的通道就打开了。
2.为什么?
对物而言,留有空间可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让生物更好地生长,让人们有个良好的环境;对人而言,留有空间也就有了余地,有了相对的自由和独立,有了尊重和理解;在艺术上则为我们留下想象的天地,给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国与国之间,则缓冲回旋,磨合调整,张弛有度,创造和谐。
3.怎么样?
节制,约束,平和,宽让等。
4.辩证思维:留一点空间会怎样?不留又会怎样?
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启动辩证思维,既看到“留一点空间”的必要性,也看到“不留空间”的危害性;既看到“留一点空间”的前因,也看到“留一点空间”的前景;既看到“留一点空间”空间上的宽窄,也看到“留一点空间”时间上的长短等等。有了开阔的思路,再加上缜密的思维,下笔成文自可底气十足了。
5.好立意
⑴留白的艺术?
⑵一点空间?一片天空?
⑶人生忌满?
⑷求全反“碎”
⑸亲密有“间”
⑹留给自己转身(身心休整、个性发展)的空间
⑺做人我只要90分,留点空间,它会让我变得不再傲慢。
⑻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太满,我们总需要留出一点空间来随性地生活。?
⑼给自己,也为别人留一点空间吧!让心灵透透气,让灵魂躲躲雨。
⑽在与人相处时留一段距离,一点空间,花开一半,正好。
⑾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紧握拳中,就像手中沙,握得越紧,失去的就越多。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事物和他人留一点空间,留一道缝隙。
⑿人与人的交往有时需要留一道缝隙,给彼此一点自由的空间,才不会感到压抑,情谊会更长久。
⒀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孩子留一点自由的空间。
⒁给孩子留下潜力的空间,孩子的天性与创造力,别再被无数的竞赛与证书塞满,留下点空间,让孩子能自我学习,自主成长。
⒂给动物留点生存的空间。
⒃种树要留空,学习上也要留点空。请参照2011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均分47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18年前,王亮因3分之差而高考落榜,但他落榜不失志,而是抱定“没考上大学,并不等于学不到大学里的知识。将来即使成不了电气工程师,也要做一名有出息的电工”这样的信念,插班进入职高二年级就读,他把挫折转变成了人生的宝贵财富和奋发向上的动力,通过不懈的追求和努力,重塑了自我,成长为大连某重工起重集团一名出色的电气安装调试工人。没有高学历包袱的王亮,从学校毕业就很自然地沉到一线,每年竟有300多天工作在全国各地的设备安装调试现场,当图纸和软件程序不齐全时,他边干边设计;为证实设计修改与技术判断的正确,他常实际操作;为了攻克难关,他坚持“没有路也要走出一条新路”,几箱方便面,白天黑夜地干;查处设备故障,需要查阅研究上千张图纸,研究几万个数据,需要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甚至数十天,他却视若寻常。参与设计和调试的填补国内空白的翻车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他“先后与许多国家的专家同场合作,同台竞技,解决了无数棘手的技术难题,令傲气十足的老外也为之折服,为企业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500多万元。有外国公司曾开价20万元高薪挖他但没有挖走。该集团董事长对他赞不绝口,说他是“三个博士都不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文题自拟,文体自选,写作内容必须在材料涉及的范围之内,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对 挫 折 微 笑
一曲月光曲是贝多芬报予坎坷的命运最灿烂的微笑,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报予失明的一生最平和的微笑,一部《史记》是司马迁报予不公的生命最动人的微笑。人生在世,难免有失败与无奈,这需要我们怀抱感恩的心,用对生命所有的爱与希望,对挫折微笑。
低矮的牢房里闪烁着昏暗的烛火,小小的天窗连接着外面沉沉的黑。牢房外冷雨瓢泼的下,雨丝如万箭齐发,大地无处可逃,只能静静的躺在那一片透明的血泊中。牢房中,你独自踱步,内心的泪如万箭齐射,你无所适从,唯有任凭冰冷的泪水淹没你的颈,你的头,等待那最后窒息的一刻。桌上的圣旨静静的躺着,刺眼的大字一点一点灼伤了你的眼睛。当慷慨的死与苟且的活成为你的选择时,你迷茫了。命运待你如此不公,也许你该顺随他意,用一死来了却无尽的屈辱与悲痛。你还依稀记得那天朝堂上汉武帝的盛怒,你还依稀记得那天周围文武百官丑恶的嘴脸,你还依稀记得这期间你受的百般煎熬种种屈辱,你恨,恨苍天无眼恨奸人当道,恨一生多艰命运不公。你不再留恋这黑暗的人世,不再留连这无道的世间,你决定用死来结束这本不该发生的一生。
然而耳畔响起了父亲临终时的遗愿,脑中浮现出那未完成的史记,文中充斥着拘而演《周易》的文王,厄而作《春秋》的仲尼,失明却著有《国语》的左丘……你对生命所有的爱与希望重新被点燃,你对生命的感恩燃起了无穷的勇气。你毅然决定苟且的活下来,用高贵的姿态俯视屈辱,用有意义的一生对挫折微笑。在你余下的一生中充斥着世人的嘲笑,充斥着旁人的不屑,充斥着无数的不理解,但这都不能浇灭你对生命的爱与希望,都不能让你埋怨生活意志消沉,都不能阻止你勇敢的面对不幸,豁达的处理挫折,终于一部《史记》使你能以胜利者的姿态笑对挫折,终于一部《史记》使你的光芒永垂千古。终于一部《史记》让你向世人证明了生命的永生。
那一夜,那一座低矮的牢房,那一颗感恩的心,那一种对生命的态度,造就了你这颗历史长空的启明星,造就了《史记》那一部爱的赞歌恨的诅曲,造就了千百年来笑对挫折的态度,造就了这史坛永远的奇迹。


本题解析:
这则材料可以从多角度立意。可以谈落榜不落志,可以谈遭遇挫折不认输,可以谈有志者事竟成,可以谈人生的价值,也可以谈行行出状元、学历文凭不等于能力等等。
【名人言论】
1、不要坐着徒自悲伤,就因为鱼儿没有让你钓上;给你的钓钩装上鱼饵,继续努力,不要沮丧。[美]斯坦顿《继续努力》
2、不怕没有机会,只怕没有志气。?——中国谚语
3、我们的能力与所受的阻力成正比。如不意识到必须面对的困难,我们就不会去努力做任何大事。 [英]哈兹里特《特性》
4、为人能立三分志,不怕龙门万丈高。 中国谚语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6、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长率加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不相干的帽子》
7、意志愈炼愈坚。信仰愈磨愈固。——茅盾《创作的前途》
8 世间一切光明,都从寂寞中发见出来。李大钊《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
9、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10、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法]巴斯德
【最新素材】
1、一代数学大师华罗庚一一第一学历是初中。1910年当代数学大师华罗庚诞生在江苏金坛县,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后来,在清华大学 熊庆来教授的引荐下,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华罗庚在清华大学担任助教,不久就任讲师。1938年从英国回国后任西南联大教授。
2、轻武器专家刘学昌教授,在他的一篇文章 中说:“在18、19、20、三个世纪中,我们挑选了20位公认有杰出成就的枪械、弹药设计师进行考察和统计,得出如下结果: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40%,中学学历的占25%,小学学历的占25%,无学历的占10%。再从他们的发明在枪史上发挥的作战使用效能的装备的持久性来看,倒是中、小学学历的设计师的成就更大些”。刘教授说,这是什么原因呢?最根本的是他们对枪械、弹药有特殊的天赋 ,都有勤奋好学、具备超常人的工作精神。而且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具有高超的机械加工技能。
3、打烧饼的大学教师一一有一个卖烧饼的人,迷上了背英文单词,打一个烧饼背一个英文单词,居然把一本英文辞典倒背如流。当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听说此事,派人把他找来当众一考,果然名不虚传,于是这个卖烧饼的被提升为大学教师。
4、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飞机研究所总设计师李明。他设计的歼八2飞机令全世界惊叹。李明的祖籍是湖北黄陂人,第一学历是初中,1951年7月,15岁的李明初中毕业,从上海参军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53年9月经过短期培训,分配到了齐齐哈尔空军第十师修理厂。1958年没有上过高中,只有初中文化基础的李明,获得了到哈军工进修的机会,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1995年59岁的李明在沈阳飞机研究所总设计师的岗位上,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蒸汽机之父瓦特——无学历,瓦特出生于英国的格林诺克,由于家境贫困,没机会上学,先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到格拉斯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1784年在瓦特的刻苦努力下,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诞生了!1785年瓦特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814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6、 俄罗斯文学巨人高尔基——学历只有小学两年,高尔基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十岁时外出谋生,到处流浪。1906年,高尔基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母亲》完成。后来,在列宁的建议和鼓舞下,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高尔基的原名是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可夫。在他发表第一篇处女作时,编辑要求他在稿子上署名。高尔基沉思后说:“那就这样署名吧,马克西姆?高尔基。”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从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为笔名。 ……
7国画大师齐白石,幼时读书半年,后因贫困辍学砍柴放牛,养成刻苦耐劳性格,以后又学木匠,直到25岁后才开始学画,经过勤奋努力,成为国画大师。1927年被聘请为北平艺术学院教授,1952年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1953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临终前写下:“精于勤”勉励后人。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爱好或玩乐亦有高下之分:有人嗜麻将,有人好围棋,有人喜读书,高下则大异;同是集邮,有人为了艺术,有人却为了赚钱,相去也甚远。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或者是否从中领悟到了什么?请联系现实生活,以“生活中的爱好”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作文评分表

等级
类别
一等
(20~17 分)
二等
(16?12分)
三等
(11~7分)
四等
(6?0分)
内容(20分)
?
?
?
?
表达(20分)
?
?
?
?
特征(20分)
?
?
?
?
无标题、错别字、字数不足、标点错误 ?减分
?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今年的作文题目,类似于1999年高考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用“智慧芯片”概念替换了“记忆移植”,体现时代特色,是“新瓶旧酒”;不采用99年的命题作文,采用材料形式,增加限制,内涵更多,是“旧瓶新酒”。想到99年的作文引起一股科幻热,让《科幻世界》洛阳纸贵,不知这次能否再有此轰动效应。
本次作文在审题上,要注意:(1)智慧芯片是知识,能帮助记忆,但不能帮助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创造,(2)材料中举了两种情形,一种是科学,一种是文学,这种情形,是普及,还是贬值?需要思考。在立意上可以谈拥有智慧芯片的好处,也可以谈拥有智慧芯片的坏处——单纯记忆,难于创造;失去个人个性;知识的贬值……在文体选择上,记叙文比较好操作,写科幻文注意一定要立足现实,适当想象,不能凭空乱想。但也可以写议论文,谈自己不愿拥有智慧芯片的理由。也可以写书信、病情诊断书、调研论文等新文体。在选材上要化大为小,写智慧芯片在身边的作用,有助于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尽量不要选择大而空的科学家等自己不熟悉的场景。
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但考生要防止受99高考优秀作文的影响,尽量跳出科幻泥潭,理性思考,方成雄文。如何界定与以前的优秀作文的边界,可能也是阅卷者需要厘清的问题。
该题在旧题上形式上有创新,既保留了旧题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优点,又呈现出适度的思辨性与开放性,是一道大胆突破、颇具亮点的高考作文题。本题大胆不避重题,阅卷后仔细分析本题的得失,对作文教学、二次写作必有裨益。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在辽阔的坦桑尼亚草原,一只饥饿的鬣狗在四处觅食。它沿着灌木间的小路奔跑,来到一个岔路口。在两条岔路的远方,各有一头山羊绊倒在灌木丛中挣扎不出。鬣狗的口水淌得老长,它想先走其中一条路,却又担心另一条路上的山羊被别的动物抢走。最后它决定,左脚沿着左边的路走,右脚沿着右边的路走。但是两条路越分越开,相隔越来越远,最终鬣狗把自己的身体劈成了两半。由此一条古老的谚语在非洲广泛流传:“鬣狗难过岔路口。”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