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四)

时间:2017-08-08 02:03: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当今,许多学校都很重视校容校貌的建设。师生一起植树种花,刷墙扫瓦,创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教室、宿舍、食堂、甚至连厕所的面貌都焕然一新。一位教育家说:“学校是培育我们成长的园地,这样做很有必要。”也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作,有点儿形式主义。有的人认为,校园建设更应该注重校园环境的深层意义,其内涵包括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
请以“校园环境建设”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相容话题”和“对立话题”是相对而言的两种题型,同属于“多头话题”题型。前者提供的几个支话题可以并存,后者提供的几个支话题则非此即彼。“相容话题”题型的作法,除上面“多头话题”题型所谈及的写法外,还可以采取兼容其中几个支话题的方法。比如例题五,就可以把“爱迪生的成才公式”与“爱因斯坦的成才公式”融为一体(题),因为两者都强调了艰苦的努力。
对立话题提供了不同的观点,当然可以写成议论文,或立论,或驳论,还可破立结合。但是,千万别忘了这是话题作文,除议论文外,还有其它文体可写。就拿本题来说,从“校园环境建设”中选材,写一篇记叙文,批评形式主义做法,或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赞美其“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是照样合乎题意吗?如此去写更容易出奇制胜,大可不必去挤议论文的独木桥。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他一吃起饭来就奋不顾身,埋头苦干,好像狼一样,虽然现在日子好了,但还是改不掉狼吞虎咽的吃饭习惯。因为他赶上了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年代,他吃过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后来他听说作家可以每天吃三顿饺子,而且是肥肉馅的,那时,他就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一个作家。他,就是著名作家莫言——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请根据阅读材料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必须为议论文;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可立意角度:穷则生变,只要肯发奋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莫言因吃上饺子而决定当作家立意,这个立意也较为常规;逆境中成长,从莫言成长环境的坎坷和莫言最后的成功立意;人性,莫言的成功源自他从小有当作家的理想,但这个理想的触发点似乎并不见得高尚,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真实的人。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中曾说到:“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向人们传达许多最基本的道理:譬如房子是盖了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房子盖了不住,那房子就不是房子。我们要让人们记起来,在人类没有发明空调之前,热死的人并不比现在多。在人类没有发明电灯前,近视眼远比现在少。在没有电视前,人们的业余时间照样很丰富。有了网络后,人们的头脑里并没有比从前储存更多的有用信息;没有网络前,傻瓜似乎比现在少。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知道,交通的便捷使人们失去了旅游的快乐,通讯的快捷使人们失去了通信的幸福,食物的过剩使人们失去了吃的滋味,性的易得使人们失去恋爱的能力。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没有必要用那么快的速度发展,没有必要让动物和植物长得那么快,因为动物和植物长得快了就不好吃,就没有营养,就含有激素和其它毒药。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在资本、贪欲、权势刺激下的科学的病态发展,已经使人类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且充满了危机......他真正关注的是人性,是民生。
  三个立意,三个层次,需要学生对材料的全面把握,如果忽视了材料的第三句话,考生最多的会立在逆境成长上,材料看全面了,最多的会立在理想上,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可能看到莫言身上反应的是真实的人性,但难度较大。
点评:材料作文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立意的问题。作文要求中明确的提出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这就要求考生,作文立意不能漫无边际,要紧扣作文材料,立意的角度要符合原材料的内容,这是和“三自”作文的最大区别。第二,文体的问题。有些材料适合写成议论文,有些材料写成记叙文似更容易些。以上立意均可从议论的角度去写,考生写起来也容易把握。但是应看清题目的要求,有的明确规定了文体,如本题,有的则对文体没有要求,这一点一定要注意。第三,表达的问题。考试作文表达只要平实流畅,语言表达得准确、清晰、连贯、得体即可,如果能做到语言生动鲜明,富有穿透力、感染力,便是好文章了。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
  有人把人生看作充满诱惑的“盒子”,打开来,里面的物品,有自己喜欢的,也有无所谓的,还有不想要的。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无影无形的大盒子,我们总想把它填满,不停的往里面放置各式各样的物品:金钱、名利;亲情、友情、爱情,却又总是填不满,最终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
①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⑤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崇文二模)。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说:“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读了老子的这句话,你作何感想?请把你想到的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④文中不出现所在学校名称和师生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关键词是:慈、俭、不为天下先
1、围绕慈爱下笔,可以有广泛的联想。
2、围绕节俭入手,也有多方的联系。(以上两大方面都应从正面展开,且容易把 握)。
3、针对“不为天下先”(是一种明哲保身术,亦是一种人生策略),可以批评这种保守态度(因为已不符合时代精神),提倡勇为天下先、展露锋芒之类积极进取的精神,也可以谈“韬光养晦”的智慧策略(比如在自身实力还不足够强大的时候应采取的策略,还有以退为进等等)。
本题适合写议论文,但也可以写成一个表现以上三个方面的主旨的记叙文。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希尔?西尔弗斯坦在《失去的部件》中记述了这样一件故事:一个圆环失去了一个部件,它旋转着去寻找这个部件。因为缺少了部件,它的滚动非常缓慢,这使得它有机会欣赏沿途的鲜花,可以和阳光对话,同蝴蝶吟唱,和地上的小虫聊天……而这是它在完整无缺、快速滚动时无法注意、没能享受到的。但当它找到那部件后,因为滚得太快,它失去了所有的朋友,不能从容欣赏花,也没有机会聊天,一切都变得稍纵即逝……


参考答案:请以“得到与失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例文:
圆缺
在南山蜿蜒的小路上,东篱下,一个采菊的身影,挥罢衣袖,吟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在误落尘网三十年后,他选择了守拙归田园,失去了五斗米,却挺直了他的脊梁。
在梦中的天姥山的石阶上,脚著谢公屐,看海日,闻天鸡,醒来便仰天长啸出门去,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他选择了骑鹿游名山,失去了权势,却得到了开心颜。在惶恐滩头,在零丁洋里,他一身浩然正气,不被利禄所惑,不为强暴所服,失去了生命,却得到了千古赞颂。
不是一切失去都只意味着缺憾。
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了个人的恩怨,为了一己之私,他谗言献媚,一旨“莫须有”,断送了祖国大好河山。是的,他得到了满足,却留下了千古骂名。在列强任意践踏我们的民族的危难中,为了荣登大宝,圆皇帝梦,他泯灭良知,断然签下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是的,他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最终却在绝望中死去。
在国家蓬勃发展的时候,在人民需要体恤的时候,为了金钱,为了虚荣,他忘记了信仰,背叛了人民,伸出了贪污之手。是的,他得到了一时的荣华,却最终难逃法网。
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
不要为了失去的追悔伤心,也许失去意味着更好的得到,只要你选择的是纯洁而又美好的理想;不要为得到的而沾沾自喜,也许得到代表着你失去了更多,如果你选择的是虚荣而又自私的目标。
天台国清寺的两个诗僧,在幽静的林子里,在月光下对话。一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恶我,如何?一答:你只需由他、任他、忍他,你且看他。
是啊,无论失去或得到,只需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缺也会是圆。
[评析]文章开篇以排比的句式,运用三个特写镜头展现了陶渊明、李白、文天祥在得失间的抉择,化用古诗圆熟浑合,不落斧凿痕迹,铺张扬厉,大气磅礴,文采斐然,灵动飞扬,出手不凡。三个事例后作一小结,此为一顿。接着又以三个排比句转入反面,再作一结,此为二顿。按一般的眼光看,文章至此文意已足,只消总结深化的功夫了。但作者在最后又是一翻,给我们展现了两个诗僧在幽静的林子里,在月光下对话的画面:一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恶我,如何?一答:你只需由他、任他、忍他,你且看他。这一问一答将得失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并暗扣题意,让人们在玄理中领悟到了某种人生的真谛。


本题解析: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忙于各种事务,疲于应付,神色憔悴,步履匆匆,少有时间静下来反思生活,检点人生,很容易在这物化的世界里迷失自己,陷于焦虑与矛盾的境地,《失去的部件》对我们很有启示。这里的“部件” 理解可泛化,写作时既可写人们对被忽视的忙碌的生活本身的思考,也可以从“失与得”的辩证关系切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