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1:44:23
1、阅读题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1、这一段里几次写到风雪,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写风雪为后文草厅倒塌,林冲只得去住古庙的情节做了铺垫。
B、因风雪而寒冷而沽酒,情节发展顺理成章。
C、风雪的环境描写激发了英雄的壮志豪情,林冲义无返顾地走上了反叛之路。
D、古人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大风大雪正为坏人作恶陷害林冲提供了客 观条件。
2、对这段文字中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林冲还想在草料场过一冬,表明林冲屡遭磨难,此时却并无反心,一心只想逆来顺受,以待出头之日。
B、林冲雪夜沽酒不忘带上花枪,说明他对奸人陷害已有防范。
C、盖火的细节暗示草料场失火并无林冲半点责任。
D、拽门、锁门、带钥匙的细节描写,说明林冲办事精细,小心谨慎。
2、其他题 积名句。?
(1)大行不顾细谨,___? ? _?。?
(2)如今人方为刀俎,? ? ,何辞为?
(3)杀人如不能举,? ?。
3、单选题 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人类的婴幼儿不会使用语言,难道我们要否认一个一岁的婴儿会感受痛苦吗?如果不能否认,语言就不可能是决定性的。当然,大多数父母了解自己孩子的反应超过对其他动物反应的了解,但这只表明这样的事实,与对动物的了解相比,我们掌握的有关人类自己的知识相对多得多,与婴儿的接触也密切得多。而研究其他动物行为的人以及养有陪伴动物的人,他们就像我们了解婴幼儿一样,很快就学会懂得动物的反应,有时理解得更深。(《动物的疼痛》)
A.不会使用语言的婴儿也会感受痛苦。
B.没有语言不能证明没有痛苦。
C.人类对自己的了解要远远多于对动物的了解。
D.研究和饲养动物的人对动物的了解要多于对人的了解。
4、其他题 默写。(10分)
小题1: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小题3: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小题4:_________,扶摇可接;___________,桑榆非晚。
小题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斯已矣。
5、其他题 默写。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像我一样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6)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寻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