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1:24:16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人与路”给考生多了自我思考的空间和自我选材的自由,让考生有话可说,并知道该说什么。虽然是关系型题目,但也与单一型题目没有什么两样,将题目理解为人生之路,绝对不违背题意。写作此文最好化实为虚(实写也行,但意义不大),弄清“路”的象征义,如人应当走正路,人应该少走弯路,人生没有平坦之路,要让人生之路充实,人生之路应有明确的目标,等等。
也可以从分析材料切入,确定文章立意。如从鲁迅名言切入,可谈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敢于创业等等。如从“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切入,可谈不应当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谈不应当盲目跟从、亦步亦趋,谈要突破思维定势、勇于创新。也可以思考“还有人说……”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还可以逆着命题者所给材料的启发和提示,谈“路由不得人选择,而由大环境决定的”,谈“路决定人才的样式”,谈成长路上亲情友情,等等。
人与路 ?
高考作文果然是提笔千钧,转而一想:作文之法不正如人行路。不禁暗暗自得。?
作文恰如行路,有人昂首阔步,气势凌人;有人亦步亦趋,低唱徐吟;有人正气浩然,仰天长啸。但要记住: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曾记否?一篇《赤兔之死》轰动文坛,小生有幸拜读,确是佳作。但此之后,文言之作犹如雨后春草,呈现疯狂态势,人人都走上了返古的老路。于是乎,屈原从汨罗中爬上来又跳下去;项羽自刎更是免费表演,随处可见;韩信干脆赖在胯下讨生活,何其悲哉!想我堂堂五千年历史,都不够后来人习作用例了。?
走上了返古的老路,故事新编也到了尽头。一眼望去尽是学子们迷茫的眼神。不明白,真不明白!同一条路,前人走过创造了辉煌,而今再走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可悲!可叹!不知他们是否真不明白:李商隐、杜牧的诗,再好也只是小李杜;即使做了十足十的古人,写出十足十的古文,也不过是“代古人言尔”!?
别人的路学不得了,不如开辟自己的吧!那又怎么样呢?想当年,韩寒半个小时一篇《杯中窥人》何其伟哉!于是又一批学子走上创新之路,通篇文学支离破碎叫有个性,一首诗谁也看不懂叫有深度,看到天空一片羽毛落下便泪流满面这叫有文人情怀。走前人老路固然不妥,但矫枉过正想从中国直接打通地心去美国也是行不通的。?
自己的路来源于前人,而又不拘泥于前人,方能走出自己的辉煌。?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哪一样不能在前人身上找到印迹,又哪一样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的作文也要走出自己的路,做创新的人。?
说到离别,再不是折柳相送、灞桥泪别,现代的通讯足以维持两个人的联系了。如今再说“西出阳关无故人”,至于吗?一个电话、一架飞机,到哪都能“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不是?故而,作文当重创新,做人当有个性,走路当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用《西游记》的一句歌词结尾吧!“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点评:本文临场发挥自如,以“人与路”喻高考“考生与作文之路”,不仅切中了文题,而且口径小了,有利于说深说透。文章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浑然一体。开头的“作文之法不正如人行路上”,一语中的,观点鲜明;结尾“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引用了《西游记》主题歌中的词句,点题的同时,升华了主题,给人以思考,起到含蓄蕴藉的作用。行文自然流畅,没有斧凿的痕迹。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渔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富人走过来说:“你为什么不去工作,而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呢?”
渔夫问:“我为什么要去工作?”
富人说:“赚足够的钱,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有汽车和房子。”
“那么有了钱又能干什么呢?”渔夫不明白。
“可以去夏威夷海滩度假!”富人回答得很快。
“那么,我现在又在干什么?”渔夫说。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萧伯纳曾经说:人没有理想就如同鸟儿没有翅膀。此岸的人想到彼岸去,彼岸的人想到此岸来。因为不满足,人类才得以发展,人们苦苦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为此终其一生。站在此岸,遥望彼岸的花朵。彼岸花绚丽夺目,使脚下的这片草看起来更加卑陋不堪,人们便千方百计地想要到对面去,即使心力交瘁。不愿做没有翅膀的鸟,于是坐上了柏拉图的船。理想国中到处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就像无数多的泡泡,一除碰就破碎。
“幸福”论坛
“低薪休闲族≈低薪低能族”。 ——一高校教师
“嫌那么多钱干嘛?够用就行了!我现在就过得很好。轻轻松松的去享受生活!” ——一小学教师
“那么休闲干嘛?没钱的"休闲"是种折磨!还是充实点好。”
“有工作就不错了,还想"休闲"?时不我待。我不理解放弃高薪职位来换取休息的人。我想不出一个选择抵薪休闲族生活的理由。” ——一公司职员
“奉劝大家一句,高薪苦力族的工作忙,应酬多,压力大,责任重,万一得了个什么不治之症,一辈子就这样完了。还是把健康放在首位吧!” ——一医生
“在这个论坛上来的人,应该都听说过渔民和富翁晒太阳的故事吧!富翁与渔民晒的绝不是同一种阳光,同样的阳光照在他们身上,他们的体验却不同。富翁享受的是闲暇,而渔民还得为自己的肚子忧心忡忡。至于你想过哪种人的生活,那与我无关!” ——一语文教师
“休闲对于有钱人来说,意味着诗意。而对于下岗职工来说,只能意味着煎熬。” ——一下岗职工
“休闲就是享受时间和金钱。若只有时间,没有金钱,那也只能困在家里睡大头觉。” ——一商人
“这个问题还是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高薪苦力族累了,当然想品味一下低薪休闲族的生活。低薪休闲族腻了,当然也想尝试一下高薪苦力族的生活。这个道理是因人因时而定的,可不能一概而论。” ——哲学家
“我喜欢充实的生活,繁忙的工作。在其中我体味到了生活的乐趣,工作的快乐。高薪只是社会对我个人价值的肯定代码。我要让青春尽情张扬。” ——一演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长江后浪推前浪。知识更新换代的时间在递近。这不是危言耸听!还是有一点危机感好!多赚点钱,安全!” ——一白领
“"休闲"?这么年轻就休闲,老了吃西北风啊!想休闲的年轻人千万别往北京,上海,广州跑,最好呆在成都,那不错!” ——一广告师
“我的起点是高薪苦力族,目标是个低薪休闲族。现在还是要好好学习,为高薪打好基础。” ——一高三学生
“自己的幸福自己去创造选择。不管你选择的是那种生活,只要你从其中获得了幸福,那你就是个主角。谢谢大家在此一论。” ——论坛主持人
潜入海底
有一天,我的眼睛瞎了。我戴着墨蓝色的镜片,手里倚着细细木棒,不停摸索着,在繁华的街道上。问题是,我的眼睛为什么瞎了,我问自己。
在这之前,我想说明当时我还没瞎的时候,我能看见许多东西。我看见了许多美丽奇异的画面:梵高画的向日葵,鸢尾花,常青藤永远在生长,并且那样艳丽。当时,我以为我看见了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之一。接着,黑夜里的百合——奥菲丽娅在长河中穿行,美丽地幻想着,我感到了无比的美好和幸福。当我看到毕加索那奇异的画时,我觉得我得到了珍宝,因为画面总是像小孩子画的那样有趣。我暗自为自己感到了幸福,认为自己还有许多像这样美丽奇异的幸福没有得到,于是,我整天在街上寻找着我的那幸福的画面。
突然,看见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在打斗,好象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打斗,我内心产生了恐惧。还没来得及处理,便看到全城的人倒在了地上,血,嘶喊,肢体,燃烧的房屋,疑惑,胆怯布满了整座城市。后来,人们把这些叫做“战争”,在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中,天使倒下了,恶魔踉跄地站了起来,恶魔对我说,它要赐给我黑暗,于是,它把我的眼睛刺瞎。。
现在,这个瞎的人就是我,我每天在街上摸索着什么。黑暗让我感到我丧失了我原有的幸福。原来,梵高的向日葵,鸢尾花,常青藤不代表永远生长的快乐,它让我感到的是一阵阵疼痛,憋闷,抑郁,凶猛。美丽的奥菲丽娅原来是因为疯了,才会这样睡去,黑暗刺破了她那幸福的气球,我感到那平静的河水刹时变得波涛汹涌——呼喊着。毕加索的奇异变成了他的“变态”,原来画上竟是些牛头人身,鬼里鬼气的“怪物”“色块”和那些猥亵的,幸灾乐祸的。这些让我感到眼睛剧烈地疼痛着……我茫然无措,手里还紧握着陪我摸索的木拐。
我一不小心,跌进了很深的水里,我看不见周围,但眼睛里现出了像海水一样的蓝色,一丝丝和平的气味向我飘来,像是一只只善良聪明的海豚在亲吻我的脸蛋,又像是无数可爱温顺的泡泡在吻你。我好象与它们轻声交换着秘密,慢慢地我们潜入到了一个很深很远的地方,我想我们到了海底,取下墨色的玻璃,看见了天使还活着。美丽的幸福原来要等到我们潜入和平的海底才能获得。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黎明时分,在德国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歌德在给他亲密的朋友写信:“我拼命工作,不接待采访,不
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惜时如金的歌德为什么把看日出当做每天必做的功课呢?
有人认为,如期而至的朝阳昭示着责任,告诫人们要忠于自己的角色。
有人认为,瑰丽绚料的早霞散播着欢欣,提醒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诗意。
有人认为,活力四射的旭日解释着重生,劝慰人们暗夜之后会有新的希望、转机。
有人认为,旧时相识的太阳唤醒着记忆,嘱咐人们珍藏那些
曾经的美好、温暖。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角度自定,题目自拟,文
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参照201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 有一个小和尚耐不住禅院的寂寞,老觉得修行太慢,感觉不出自己的长进,甚至他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 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有慧根、缺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在为本寺加工佛像,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手艺……”
? 小和尚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透透风、乐呵乐呵了。
? 可是,三天以后,小和尚来找禅师,他满脸歉疚:“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我是一个人呢?”
老禅师舒心的笑了。
?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作文(70分)
危机让人伤心,危机照见人心;危机改变人生,危机影响世界;有的危机也是机遇,有的危机却是人祸;危机中有许多感动我们应该铭记,危机中有许多教训我们应该反思。
请以“危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危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名言,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它最好的注册。
那时,勾践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卧薪尝胆,又经“十年生聚,十年数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灭掉吴国,成为一代霸主,勾践何能得以复国?这是亡国之辱的忧患使他发愤、催他奋起的结果。这说明,当困难重重、欲退无路时,人们常常能显出非凡的毅力,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拼死杀出重围,开拓出一条生路。 但是,有了生路,有了安逸,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于安乐”。
这方面的例子莫过于闯王了。1644年春,闯王攻入北京,以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时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却一败不可收拾。这令我想起欧阳修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老。险情环生时人们能睁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险为夷;安逸享乐中却意志消退,锐气全无,结果一败涂地。
许多人心里往往缺乏一种潜在意识——那就是危机意识! 什么是危机意识?那就是在国泰民安时国君仍日理万机的操劳;就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严加防守警戒;就是商人在事业成功时仍不停占领市场的竞争;就是寻常百姓过日子时省下的一笔存款。换句话说,这就是居安思危。 或许他们的担忧似乎不必要,的确,国君何尝不可松懈一下?商人也该满意一下自己的业绩了吧?小百姓偶尔“潇洒”一下好像也未尝不可。然而,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吗?也许也许有一天敌人回来侵,市场也许会被人占去,家庭可能会因变故而贫穷,这一天不知道是否会来,也不知道是哪天但他们只想到一点,就不会松懈!这就是危机意识的根本所在! 你敢底气十足的告诉我你有危机意识吗?不!倒不是说你要贪图安逸,只是你现在还没有步入社会,你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决定了你不可能忧患,但这只是暂时的。
当你面对重复不变的早饭露出厌恶的神色时,你得想想这样的生活能否持久;当你追求名牌时装时,你应想象一下可能有一天会连普通衣服都没得穿;当你拿着父母给的钱大手大脚时,你必须想到或许你将来日子过得很难;当你因为成绩优秀沾沾自喜时,你得想到后面的人随时会赶超你;当你觉得日子很安逸平静时,你该想到外面的世界竞争有多激烈。 当然,这并不是叫你杞人忧天,什么事都优,但有一些危机意识能给你带来压力,让你谨慎点,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但愿你以后回答我时,能大声的说:“我有危机意识”!!!
本题解析:一、构思导引
由材料看,“危机”就是“危险”加上“机会”,危险与机遇总是如影随形,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发现并捕捉机会,能不能做到愈挫愈勇。审题和构思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什么是危机
所谓“危机”,指真的危及到了生存或事业的发展、历史的进程、国家民族的存亡等。选材时不能写小坎坷、小逆境、小失利等。
2.分析为什么“危机”中包含着“转机”
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了人们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或约定俗成的旧体制、规律、观念等,使安于常规的人们受到冲击、刺激,从而唤起他们的巨大潜能,使他们积极探索、创新,开拓出崭新的局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成功,完成从“危机”到“转机”的转变;使他们自身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也促进团体的发展、事业的成功,甚至人类社会的进步。
3.当危机来临时,如何才能把“危机”化为“转机”
首先,抛开畏惧心理,不沉沦,不堕落,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其次,冷静面对,认真思考: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有利因素是什么,如何尽力去补救。有了分析、思考,还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有昂扬的斗志,不悲观。
再次,必须具有自我突破的精神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
同时,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主动出击,打破现有环境和条件的局限,开拓进取。
如此行文,就可以做到层层深入,条分缕析。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能够拯救我们的,只有自己。别人可以为你加油、助威,但是假如你丧失了斗志,那么必输无疑。
二、材料积累
1.当耶路撒冷的教会惨遭迫害,有人看到的是危机,怕初生的教会从此覆亡。而有的人却视为转机,那些四散的门徒有机会把福音带到撒玛利亚、安提阿、居比路等地。
2.没有人把入狱服刑看作是机会,但欧·亨利把囚房斗室改变成写短篇小说的书房。他的小说行销数百万册,几乎各国都有译本。欧·亨利一生经历曲折,少年时贫穷又多病,从没受过高等教育。任职一银行会计,督察来考核时发现库中缺少了若干钱。奥氏确实未曾偷钱,但法律无情,只好逃往中美洲。一年后妻子病危,冒险回去探视,旋即被捕入狱。他狱中4年因祸得福。因为要打发时光,他开始写小说,共写了12部。出狱后一发而不可收,他继续写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充满高级趣味,布局离奇,没人能猜得到结局。欧·亨利最能体会到危机之中包含机会的道理了。
3.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枯井,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但几小时过去,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农夫决定放弃,他请些人往井里填土,想把驴子埋了,以免它还要遭受一段时间的痛苦。人们七手八脚地往井里填土。驴子明白自己的处境后,开始很恐惧,过了一会儿便安静下来。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里看,他大吃一惊:当填进井里的土落在驴子背上的时候,驴子马上将土抖落,然后站到土上面。就这样,驴子终于上升到井口,欢快地跑出来。
4.著名漫画家郑辛遥有一幅耐人寻味的漫画,题目是:“若能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你就是生活的强者。”
5.《圣经》中说:你若不压橄榄成渣,它就不能成油;你若不投葡萄入榨,它就不能变成酒。
6.加入WTO后,我国的汽车市场遭到世界市场的巨大冲击,一批批外国车进入中国市场,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一款款外型现代美观、内部舒适的外国车上,中国的“五菱”“松花江”等曾经“风靡全国”的汽车制造者面对这世界冲击带来的危机,放弃发展了吗?没有!他们开始进行革新,大力提高技术水平,采用高科技来发展自己,积极投身于世界市场的竞争之中。“中国车”开始有了新的气象,“奇瑞”轿车开了天窗,“五菱”汽车也改变了外形,更加美观大方,许多车都装上了先进的防滑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