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成语的使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08 00:47: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货筐是那样小,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
B.我们也曾有约,无论谁先走,剩下的那人都要一如既往地好好活着。
C.从医学知识上讲,没有了空气,人只能苟延残喘几分钟。
D.我已顾不得探查他人的答案,面对着自己人生的白纸,肝肠寸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肝肠寸断”形容极度悲伤。用在此处,语意太重了。应该用“愁肠百结”,表达极其忧愁、烦恼的意思。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句子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下来,不能翻云覆雨,叫人难以琢磨。当然也不是说一切都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B.3年前那个淘气顽皮的小姑娘,如今却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我国第一大学府,真是不堪设想。
C.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坐享其成,就让我们勤勉奋斗。
D.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的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腕。B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事情到了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D“难言之隐”与“苦衷”意思重复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相声、小品,成了广大观众(脍炙人口)的艺术形式。
B.这位老科学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工作起来仍不减当年之勇。
C.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只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D.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举棋不定),而应该勇往直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脍炙人口: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传统互联网时代,国内企业笑傲江湖,国际巨头黯然销魂。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还能延续吗?
B.演员刘蓓与她的第一任丈夫张健也曾传出破镜重圆的消息,但当在线记者致电刘蓓经纪人求证时,却发现这个喜讯纯属子虚乌有。
C.对于狗来说,自由已是奢侈,平等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但比比仍旧渴望一种和主人举案齐眉的“平等”关系,至少是在餐桌上。
D.这个赛季,艾伯顿的日子更加难过——6站排名赛他只赢过2场,排名一泻千里;而在生活中,跟他相依相伴了16年的妻子又跟他劳燕分飞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举案齐眉:意思是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很有礼貌,很平等,此处用在狗身上不恰当。A.黯然销魂: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B.破镜重圆:指失散或者离异的夫妻重新团圆。D.劳燕分飞:多比喻人,指夫妻、情侣离别或者各奔东西。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依次填入各句中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是原来就存在的;但到“四害”横行的日子里,情况的确达到了________的地步。
②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和计算,是十分精确的。整座铁塔共有钢梁1 800根,由1 050 846个铆钉铆成一体,在组装中没有一根错位,在近百年的使用中也没有一根需要调换,令人________。
③像一个________的法官,他对自己近几年的旅程,严格地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又一次得出了钢浇铁铸的评语。
④咱________,心里没有一点见不得人的东西,怕啥?
A.叹为观止? 登峰造极? 大公无私? 铁面无私
B.登峰造极? 叹为观止? 铁面无私? 大公无私
C.登峰造极? 叹为观止? 大公无私? 铁面无私
D.叹为观止? 登峰造极? 铁面无私? 大公无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登峰造极”与“叹为观止”两者感情色彩褒贬不同,且“令人”只能同“叹为观止”搭配使用,所以①句要用“登峰造极”,②句要用“叹为观止”,排除A、D两项;“铁面无私”与“大公无私”色彩相同,均为褒义词,但“铁面”强调公正、严明,不讲情面,不畏强暴,而“大公”则强调无私心,根据③句“严格”“钢浇铁铸”之语意当选用“铁面无私”恰当,④用“大公无私”即可,所以要排除A、C两项。经过两次排除,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