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8-06 08:12: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小题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 (《诗经·氓》)
小题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劝学》)
小题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4:?,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小题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小题6:?,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小题7:???,勿临渴而掘井。(朱柏庐《治家格言》)


参考答案:
小题1:夙兴夜寐
小题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小题1:陟罚臧否
小题1:鼎铛玉石?弃掷逦迤
小题1:宠辱偕忘
小题1:博学而笃志
小题1:宜未雨而绸缪(每空1分,共8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夙”不要写成“素”。
小题2:“鳝”的左半边不要写成“虫”,“无可”不要写成“不可”。
小题3:“否”不要写成“丕”
小题4:注意“逦迤”的写法。
小题5:“偕”不要写成“皆”。
小题6:不要落下连词“而”。
小题7:“绸”不要写成“筹”或“绸”,“缪”不要写成“谬”。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文学常识与诗文默写。
(1)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是___________,《牡丹亭》《南哥记》《邯郸记》《紫钗记》被合称为“___________”。
(2)___________,又重之以修能。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乐岁终身饱,___________;然后驱而之善,___________。
(5)其志洁,___________。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汤显祖 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扈江离与辟芷兮
(3)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4)凶年免于死亡 故民之从之也轻
(5)故其称物芳 举类迩而见义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参考答案: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开头写李小二和小酒店,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情节。这一简短的插叙,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戴德的行为合情合理。
B.林冲拿刀怒寻陆谦,矛盾冲突似乎一触即发,也引起了读者“捏着两把汗”,但作者却老练地虚晃一枪,引而不发,写林冲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也自心下慢了”。这样写,使情节形象生动。
C.林冲思想转变的过程,就是统治阶级内部分化瓦解的过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革命的产生、发展及其壮大的声势。他以自己的生活道路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和逼上梁山的生活真理。
D.小说的自然景物和环境描写极为出色。如林冲到草料场时,“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连点三个“草”字,为后文起火预作布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默写下列横线处的空缺部分。
(1)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_________和_________总称“名人传”。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3)柳永在_________词中写道:“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米开朗琪罗传》 《托尔斯泰传》(2)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3)《雨霖铃》?竟无语凝噎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