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二)

时间:2017-08-06 07:07: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填出横线上的句子(每小题1分)
小题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小题2: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小题3:歌台暖响,_____;_______,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小题6:子曰:“十室之邑,___,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第五》)
小题7: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困而不学,_________!”(《论语·季氏第十六》)



2、其他题  填空。
(1)如切如磋,________________。
(2)知人者智,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4)________________,则孤陋丽寡闻。



3、阅读题  《论语》阅读及古诗文默写(11分)
(1)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
(2)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
【小题1】 解释曾子这句话的意思,并指出和第一则文字中孔子行为的共通点。(2分)
                                                                                       
【小题2】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与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否矛盾?(3分)
                                                                                        



4、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的戏剧为我们展示了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他的艺术创作高峰。
B.《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由西汉刘向辑录。《离骚》为《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C.雨果在创作上主张“美丑对照原则”,《炮兽》不仅在人物塑造上运用了对照法,几个场景之中也充满了抑扬的对比和动静的结合,显示出了浪漫主义瑰丽的艺术效果。
D.《红楼梦》中薛宝钗“毒设相思局”,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她还假意笼络尤二姐,最后借刀杀人。这两个情节,寄寓了作者对她的谴责之意。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楚天千里清秋,
小题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小题2:?。把吴钩看了
小题3:?,无人会,登临意
小题4:?,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小题5:?,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小题6:???(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乙:小题7:子曰:“见贤思齐焉,?。 (《孔子语录》)
小题8:江间波浪兼天涌,?。?(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小题9:女娲炼石补天处,?。?(李贺《李凭箜篌引》)
小题10: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苏轼《定风波》)
小题1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小题12:叶上初阳干宿雨,?,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