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8-06 07:03: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二百公里处)
A.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10年。
B.第二句写10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盼望而已。
C.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
韩元吉①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①韩元吉,南宋词人,宋室南渡后,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
小题1:(2分)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
韩元吉的词风与辛弃疾很接近:雄浑、豪放。我们在高中阶段曾学过辛弃疾的《?》;韩元吉词“试问谪仙何处”中的“谪仙”是指唐代诗人?
小题2: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梁山比为“两蛾”。请根据上下文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点赏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浪子旅程   
海子
我是浪子/我戴着水浪的帽子/我戴着漂泊的屋顶/灯火吹灭我/家乡赶走我
来到酒馆和城市/我本是农家子弟/我本应该成为/迷雾退去的河岸上
年轻的乡村教师/从都会师院毕业后/在一个黎明/和一位纯朴的农家少女
一起陷入情网/但为什么/我来到了酒馆/和城市/虽然我曾与母牛狗仔同歇在
露西亚天国/虽然我在故乡山冈/曾与一个哑巴/互换歌唱/虽然我二十年不吱一声
爱着你,母亲和外祖父/我仍下到酒馆——俄罗斯船舱底层/啜泣酒杯的边缘
为不幸而凶狠的人们/朗诵放荡疯狂的诗/我要还家/我要转回故乡,头上插满鲜花
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我要头上插满故乡的鲜花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情感。(3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歌
无名氏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唐宪宗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死,白居易上书要求严缉凶手,因此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东去九江途中的一个深夜,诗人细读元稹诗卷,写下这首诗。
  ⑴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并作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白诗通过哪些语词渲染了“凄苦”之情?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
严羽
天涯十载无穷恨,老泪灯前语罢垂。
明发①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②鸟去迟。
世乱音书到何日?关河一望不胜悲!
注①明发:明早出发。②蒹葭:初生幼嫩的芦苇。
小题1:本诗写的到底是“逢”还是“离”,二者有何关系?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2:作者在其《沧浪诗话》中说,诗歌要富有想像,才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