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06 06:58: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参考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 “ 仁”不仅关乎个人,也关乎集体与国家。为了实现“仁”,孔子主张“礼治”。“道之以礼,齐之以礼”体现了孔子“礼治”的思想。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我们所学的《烛之武退秦师》就出自该书。
C.《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小说自始至终使用第一人称叙事。狄更斯著名的作品还包括《艰难时世》《双城记》等。
D.晚年的巴金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他对过去的反思,他追求真理的精神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主要依靠平时积累,试题包括中外名著的作者、主旨、体裁等方面内容,要一一筛选判断,才能找出错误。B.作品体裁表述错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明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小题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小题2:于嗟女兮,?。(诗经《氓》)
小题3:山原旷其盈视,?。(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4:诏书切峻,?。(李密《陈情表》)
小题5:?,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小题6: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参考答案:
小题1:吾尝跂而望矣
小题1:无与士耽。
小题1:川泽纡其骇瞩。
小题1:责臣逋慢。
小题1:榆柳荫后檐
小题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每句1分,每错一字扣1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1)?,(2)?。(3)??,
(4)?。(5)?,(6)?
(韦庄《菩萨蛮(其二)》)
乙:(1)所以动心忍性,?。?(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曹操《短歌行》)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4)昆山玉碎凤凰叫,?。?(李贺《李凭箜篌引》)
(5)?,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6)?,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参考答案:
甲: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乙:(1)曾益其所不能 (2)沉吟至今 (3)天下云集响应 (4)芙蓉泣露香兰笑 (5)满地黄花堆积 (6)山河破碎风飘絮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小题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小题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小题4:??,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5: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6:既自以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参考答案:
小题1:一尊还酹江月
小题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小题1:一蓑烟雨任平生
小题1:莫道不销魂
小题1: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小题1: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