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06:42:52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控”,指极度喜欢某东西的人,喜欢的对象冠在“控”字之前,如包包控、大叔控等。它基本的解释和“癖”相似,表示某种嗜好,所以“控”是有些贬义的。现在,大家把某人喜欢某一事物,迷恋到了一种境界也称为“某某控”,并不含贬义。时下“控”这个字特别流行,无论喜欢宏大的还是细微的,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可以说是“某某控”。
对这种意味深长的社会现象,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寻
不知什么时候,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书法。
得益于有个爱好书法的老爸,我从来都不缺少欣赏这种艺术的机会。也许是没得到这方面的遗传,我的字总是一副禁不起风的样子,扭扭歪歪是家常便饭。
于是,有一天下决心要练好书法的我,在老爸面前信誓旦旦——“爸,我一定要练好字!”
老爸点了点头,面带微笑地把我领到他的书柜旁,开了锁。这曾经是我的禁地啊。
带着一丝好奇,我随便拿了几本翻了起来。哇,这叫什么字,龙飞凤舞,谁懂啊?再看,天啊,这字看起来圆滚滚的,又胖又难看!我不解地看着爸爸,爸爸大笑,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他不告诉我为什么,只拿了三本书给我,让我挑喜欢的练。
像抱着珍宝一样,我把它们抱回自己房间,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起来。第一本《颜体》,就是那些“胖子字”,我不喜欢,便另拿了一本《欧阳询楷书》。
一翻开我便被迷住了,他的字,刚劲有力,虽然大多为碑文,但仍掩饰不了那种气势。一竖一横,一撇一捺,一钩一提,我仿佛看到了竹子,看到了雄鹰的翅膀,看到了大海。于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崇敬之情,提笔临摹。但是失望很快包围了我的心——无论如何仔细、用心地去勾勒这一笔一划,我手下的字和书上的,总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跑去问爸爸,问他怎么练,他说:“你先练简单的,再练复杂的。只能告诉你这么多,其他的靠你自己去领悟吧。”
静下心来,再提笔,在欧阳询的作品上批一些简单的字,然后临上数不清的次数,我发现自己好像知道了些什么,比如哪一笔应收,哪一划应舒……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一个月过去了……
当我再次翻开《欧阳询楷书》时,发现这时看到的,和以前看到的,仿佛有所不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爸爸让我继续自己走下去。
一次我连续写了两个小时,感到不耐烦了。最终,不耐烦战胜了兴趣,我探寻的脚步停止了……
爸爸说:“你仔细品味一下吧,了解欧阳询的性格,读读他的生平,会对你有帮助的。”
一个月后,当我再次拿起《欧阳询楷书》时,我终于发现了我一直苦苦寻找的东西。仔细品析他的《九成宫》和《皇甫诞碑》,前者是创作于放荡不羁、锋芒毕露的青年时代,后者却是在皇帝的要求下创作的。前者结构豪放,笔划有力,充满热情;后者趋于严谨,收敛了不少。
在这一笔一划的世界里,我想始终都以这种“寻”的姿态前进着,为的只不过是精神上的享受和恍然大悟的愉悦罢了。
简评:本文写自己练习书法的过程,题目“寻”字耐人寻味,含义深刻,写自己勤奋练习书法的过程,表现勤奋出真知的道理。爸爸的颇为讲究的教导和我反复品味的过程写的很生动。
本题解析:本题的审题立意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谈当今这种社会现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然后说理论证。二、从题目的提示语“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来看,本文也可以写成“兴趣爱好”话题的作文。这样就可以按以下方式审题立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文艺方面的:爱唱歌、跳舞、绘画、弹琴、吹笛子;体育方面的:爱打球、下棋、长跑;科技方面的:爱做小实验、装收音机、操作电脑;学习方面的:爱写作、数学、看课外书籍、学外语;还有爱养小动物、爱种花、爱装饰小假山、爱玩蛐蛐,等等。写“我”的兴趣爱好,应该写是自己最突出的,爱得最深的。
兴趣爱好也要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如果空洞地写“我最爱踢球了”、“我太喜欢踢球了”、“我做梦都想踢球”,相反没有具体的事例,则很难写好自己的兴趣爱好。
写作本文时,同学们可以概括地列举一连串事例来反映自己的这种爱好,也可以用比较具体的一两件事来反映自己的这种爱好。还有,可以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用概括列举和具体记叙相结合的方法来写出自己的一种爱好。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蛹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冲破束缚、破茧化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许悄然无声,也许轰轰烈烈。
结合上面材料,以“走向另一个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题旨分析】
这个题目的材料突出“过程教育”理念,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教育,重视实践中的体验。材料中运用了种子孕育和蛹蜕变两个喻体,比喻青年学子的成长过程。“也许悄然无声,也许轰轰烈烈”的多种可能性,暗示每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同的特点。
立意导向:
写这样的话题作文,立意的范围比较宽泛,但根据不同立意写成的文章,质量会有高下之分。上乘的作文,应该是在材料的本体上挖掘,写出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历程。可以写自己成长的典型事例(比较容易写得亲切生动),也可以写所熟悉的他人的典型事例;还可以论述真正的成功者必然要经历一些磨难与奋斗的道理。文学作品中这样的事例比较多,但那是艺术虚构出来的,作为论据的话,说服力不强。事实论据最好是现实生活中的。
这类题目如果误解了“结合上面材料”之类的话,真的去演绎“种子”“蛹”之类事物的发育或蜕变过程,写成说明性或寓言类文章,则说明考生未分清材料中喻体与本体的关系,未将比喻义上升到对题意的完整理解,这是一种“倒退”,写出来的文章显得幼稚或愚钝。这样的反面例子较多,要引以为戒。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之所以能在20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使加加林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很懂规矩,很珍惜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主设计师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群芳之中,栽培历史最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非“木槿”莫属。在《诗经》熏染的古风中,木槿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舜”,意思是其花朝开暮落,只在“瞬息”之间。古诗中既有“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的感伤,也有“暮落不悲容艳好,旭日依旧无穷花”的乐观。
上面的文字中,“木槿花”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 一棵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拒绝诱惑
诱惑,似一坛浓烈的酒,在给你痛快淋漓的快感之后,会绝然使你陷入无尽的崩溃之中;诱惑,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在不知不觉中用长刀刺遍你的全身,微笑是她的武器。
有些人,不懂得拒绝诱惑。
李白,不懂得拒绝诱惑。封建王朝,官权可谓一大诱惑,它神奇的力量吸引着无数的人为他奋不顾身,李白也不例外。因为在诗歌上的造诣,李白早已小有名气。但他不满足,他的理想是进朝廷,做高官。豪华富贵的诱惑,,谁会不为之动心?终于,李白有了机会,“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结果如何呢?终因他的放浪不羁惨遭放还。不懂得拒绝诱惑,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后只能游走世间,终日与诗酒为伴。
现实中的诱惑又怎会少呢?大街上随处可见“五折优惠”、“购物抽奖”的招牌,面对这样的诱惑很多人都会为之心动,而最终的结果是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
不懂得拒绝诱惑,伤人伤己真的很深。
而有些人,就懂得拒绝诱惑。
詹天佑,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设计修建了我国第一条铁路。当初詹天佑留学海外时因成绩优秀而被国外大公司承诺重金聘用,可以为他提供一切先进的技术条件。但詹天佑拒绝了,不是因为诱惑不够大,而是他心中装着祖国。虽然近代中国各方面都很落后,但他毅然回国,担起了科学兴国的重任。他拒绝诱惑,虽然失去了国外优厚的工作待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他赢得了祖国人民的赞誉。拒绝诱惑,让他的人生有了崭新的轨迹,有了更深的意义。
徐本禹,也是懂得拒绝诱惑之人。
考上研究生的他,本可以静心读书,两年后在城市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他毅然背上背包,走进偏僻的小山村,做起一名志愿者——乡村支教老师。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拒绝了城市的诱惑,进出在一间简陋不堪的教室里为孩子们讲课、批改作业,艰苦的的生活没有遏制住他前行的脚步。
他拒绝了诱惑,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赢得了国人的赞许,他,感动了中国。
拒绝诱惑,不要让这坛醇香的烈酒麻醉了自己,不要贪图一时的享受而放任自己,因为痛快之后是痛苦的深渊。
拒绝诱惑,不要在蒙娜丽莎朦胧的微笑中迷失了自我,因为在她迷人的微笑的后面,她已把长长的利刀刺向你。
拒绝诱惑,我们不会受伤;
拒绝诱惑,我们会有更加美丽的人生!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目,做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把握好审题立意。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材料以对话的形式叙述了整个故事。至于砍哪棵树,这只是材料的形式。材料的关键点在于“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由此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确定本题的立意:
1、目的、目标和信念。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目的和目标,明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做事不能盲目,随时变动,否则一事无成。?
2、人生的规划。没有规划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关键在于规划。?
3、明确立场,坚持原则。站稳立场,明确自己的所需,不可随便改变自己的原则。?
4、诱惑。人生有许多诱惑,不能因诱惑而迷失自我。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