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06 06:24: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有人说,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请以“心灵的到达”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6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2012年合肥“一模”语文卷出的是命题(标题)作文,审题立意有两个限制:引导材料和文题。
“有人说,脚步达到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 引导材料浅显却蕴涵着深刻而生动的生活感悟。
眼睛比脚的视界更远,很显然,这是从生理学的角度阐释的;但是它具有象征意义,意思是人要有开阔的视野,要敢于展望未来,有清晰的自省意识去规划未来。行动是重要的,但高远的目光似乎更加重要,毕竟脚步丈量的长度是有局限的,人类不能被脚步苑囿。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从生理的角度说,目光范围局限,人可以展开丰富的心灵遨游。比如庄子的哲学,现实是物质的客观存在,无法突破,无法跳出,庄子只能是心灵的遨游,这是一种审美的哲学。看起来迂阔不切实际,实际上它塑造了中国人的群体性格,让人的灵魂挣脱现实的桎梏。
所以笔者认为,提示语阐释了追求的两重境界,体现了肉体的局限和精神的无限。对现实的物质的追求终是残缺和遗憾的,是有止境的,但是,精神、文明,让我们通向完美,通向无限。脚步和眼睛可以到达的地方构成了我们生存的空间,而它们到不了的地方,那些只属于心灵的地方,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所在。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苇草的有限和脆弱是人类无法逃避的现实,那是生存层面的。而如帕斯卡尔般心灵的强大,才是生活层面的,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珍贵。命题从生活的层面上升到了精神的空间,启发学生思考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如何得到精神的慰藉,从而达到一种灵魂的皈依。
文题“心灵的到达”,笔者认为在立意方面,首先要分析题目“心灵的到达”的结构方式。这是一个偏正词组,重心放在“到达”上,对“到达”可以理解为“追求”、“理想”等,也可以理解为是最后的目标,还可以理解为过程等。既可以谈到心灵可至脚步、眼睛所不可至之处,也可“到达”理解为最后目的,“脚步、眼睛、心灵”都是手段。根据不同的生活阅历和体验,可以为“到达”以及“脚步、眼睛、心灵”赋予不同的内涵,对应不同的境界、层次、阶段,一层层地升华,一层层地挖掘,注意详略安排,逐步从有限到达无限,从束缚到达自由,从现实到达理想。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心灵”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这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精神层面的,或者说是灵魂的追求。
其次,引导材料和文题都在提示我们应该从正面立意,只能谈到达,不可以谈心灵难以到达。如果只选择对目前社会现象的一味的抨击或者是表达一种悲观的社会表明的见解,显然已经偏离了对作文命意的理解。还有,写作时切忌无病呻吟,或者盲目拔高,不管是叙事还是议论都要符合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与现实的社会状况相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以“____________,我想和你谈谈”为题,写作文。
请先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套作或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桃娇艳,夏荷清丽,秋菊高洁,冬梅傲雪。它们在不同的季节里绽放着自己的精彩。物如此,人亦然。
请以“各有各的精彩”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1、审题时首先,按题索骥,分析材料。
(1)精彩之物——桃、荷、菊、梅
精彩之处——娇艳、清丽、高洁、傲雪。
(2)如何体现“各有各的”——不同时空。
(3)延伸——以物喻人
阅读的对象、写作的目的。
2、拆题。
(1)题眼“精彩”植物、动物、风景、人(生活、学业、事业、才学、人品、为人处事)社会制度······
为什么说这算是一种精彩,美丽、优点、优秀、成功、价值······
(2)“各有各的”暗示要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而且要进行事物料间有比较。(偏题与切题的分水岭)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以“网络流行语”为主题写一篇话题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网络流行语之一“雷”:指看到某些文字或画面,脑子里忽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击中一样。根据被“雷”程度分为:轻伤、中伤、重伤、脑残、金刚不坏之身。总之,“被雷到”是指被吓到,用来形容极度震惊、无奈、恐怖和恶心。?
网络流行语之二“霹雳”。“霹雳”一词的灵感来自于琼瑶编剧的《情深深雨檬潆》,剧中女主角听到自己的好友被抛弃了,非常震惊,脱口而出:“怎么会有这么霹雳的消息嘛!”最早由网友将此截图发到论坛,跟帖网友表示像晴天一声霹雳炸在头上一样。活学活用“霹雳”一词:但愿人长雷,千里共霹雳……我被“新红楼”的造型霹雳到了;这个霹雳的消息霹雳得我好哀痛;李宇春唱摇滚,把偶给深深地霹雳了!?
网络流行语之三“槑”(mei)。单看“槑”的解释跟“呆”可谓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可在新新人类的眼里,它们愣是被拉到同一个屋檐下,成了一家人。仅仅因为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当新词语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比如年轻人都熟知的NBA,这些新词的音乐并不意味着汉语的悲哀。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应该对语言有多元化的认识与宽容,我们应该容忍,让时间来大浪淘沙。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写作(60分)
艾青用质朴的诗句抒发了对保姆大堰河的深挚情感,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让人感动让人难忘的人或事。请以《难忘啊,——》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注意:
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所写的人或事能触动心灵;
③记叙要选好角度。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