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06 05:58: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明朝的儒学大师王阳明外出,不幸与同行的人被盗贼绑劫,当盗贼得知他是阳明先生时,就问他:“您说人人都有良知,我们这群盗贼也有良知吗?”王先生肯定地回答:“有。”盗贼反问:“怎么能证明呢?”王先生要求他们说:“现在照我说的去做,我证明给你们看。”于是,王先生让他们脱掉外衣、内衣,一层层地脱掉,直到剩下最后一条裤子的时候,还命令他们脱掉。盗贼喊道:“不行呀,这个不能再脱了!”王先生说:“这知耻就是你们的良知啊!”
由此可见,“知耻”是有良知的一个方面。
良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一个人,干了坏事知道羞耻,做了错事知道愧疚,受人恩惠知道报答,这些都叫有良知。
请你以“良知”为话题作文,自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 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也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谁说不是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生存之道?
不知不觉,岁月已在恍惚间匆匆而过,好象没有留下什么,也许不值得遗忘什么,不值得留下什么。抬头片刻,看到的是迷雾,看不到明天的曙光,不是我消极,不是我低沉,而是敢于正视自己,敢于面对自己的徒劳之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达摩,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而我要的不是生存之道,而是生活之道。当别人在为生存而奋斗时,我宁愿去做一个流浪的异客,好好的享受别人嗤之以鼻的窘迫之旅;当别人在谈论怎么样才能取得更多的财富时,我宁愿眯眼睡觉,好好享受睡眠的乐趣;当别人带着甜美的梦酣睡的片刻,我宁愿选择孤独长夜,一个人失眠。在社会的标准上,我好象是个大脑短路,神经错综的人,但我自己最清楚自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试问:有多少人清楚自己呢?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许很多年之后,你会发现,你除了吃喝玩乐,拼命赚钱以外,你什么也没有,一生空空依然........... 我,真的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或许以前不是,但是现在是,未来也是,都是属于我自己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活的自己,活的自由,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追求理想,享受生活的权利,既然我们拥有这个权利,何不利用一番?有的时候,我们在想,我没有经济基础,没有独立的基础,没有离开漂泊的勇气,更没有流浪的权利,因为我们太多的顾忌,有太多的留恋。这也许只是给自己逃避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吧。井底之蛙尚有睁眼看世界的视野和见解,为什么我们不能呢? 空谈这些可能真的会招致舆论的驳斥,即使这样,我依然;我依然敢于写自己的想法,敢于道出自己别树一帜的见解,只为了,圆自己的梦。 空谈理论,不讲实际;就是行而上学主义。只讲实际,脱离理论;就是务实主义。要想做到二者的结合,那是难上加难,难于上青天!道难亦难,道易未必易。自己的路自己走,一个人只有有了自己的思想,才会有切合实际的行动。如果在别人的思想指导下寻求安逸的生活,那不如直接复制别人行进的路线,步步跟随,只怕结果你到了不属于自己的地方,漠然回首,泪泪呐喊,愧对自己,愧对人生,长恨青天,郁闷终身。


本题解析:材料说明任何事物或道理都不能死搬硬套,都有它的两面性。就此扩展开来写,可以以一个道理或一个事例为提纲来往下写,写它的两面性。写道理就写这个理论用得对的一面,然后再举其对立面进行论述;如果写事例,就写一件事从正面看给人的启发,然后写换个角度又给人另一对立的观念进行阐述。 这个题材建议写成议论文,比较好写。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青年报》“八卦红楼”上有一篇文章:晴雯有一半是“比”死的。其基本内容如下(摘录):
  晴雯美丽能干、风流灵巧,是大观园里的俏丫鬟,她抱屈冤死,这是众所周知的。但笔者认为:晴雯有一半是“比”死的。
  她与平级同事袭人比地位,她与下级丫头麝月、小红、芳官在宝玉面前争宠,她还与跨部门的上级领导黛玉、宝钗比聪明……她的拌嘴吵架、争强好胜,多源于这种比较。总在比较中生活,难怪晴雯不快乐,动不动就恶语相向……
  但“比”也有另一面:比,展示了青年毛泽东“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比,展现了泳坛名将菲尔普斯在水立方的雄姿;比,展示了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场上学子的风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或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近年来,对“经典”影片的“恶搞”和对英雄形象的“颠覆”早就成了网上一“景”。如奋不顾身的具有大无畏气概的黄继光“是摔倒了才堵枪眼的”;为了胜利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牺牲是“因为被炸药包上的两面胶粘住了。这些恶搞和颠覆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争议和警惕,甚至愤怒和批判。
2、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近日联合开展的一项有6290人参与的调查显示:① 89.9%的人认为适当的恶搞是可以的,但应该坚守“恶搞”的底线。②网上流传的各种“恶搞”中, 65%让他们难以接受。③多数人认为道德伦理(72.1%)、红色经典(71.4%)、传统文化(65.5%)、他人人格(63.7%)、信仰信念(52.4%)不应该成为恶搞的对象,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
要求:读了上述文字,面对这种在年轻人中间愈来愈流行的做法,你有何感想,请以“坚守与颠覆”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思路设计一:把握坚守底线和颠覆方向
真理、道德准则、民族传统这些代表着真善美的事物,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阻碍真理的谬误、违反道德准则的表现、低劣丑陋的人性是我们必须颠覆的。两者之间应有分明的界限,如果颠覆了我们该坚守的东西,那就等于颠覆了我们安身立命的东西,就等于撤走了逐渐增高的人类之塔。颠覆也好坚守也罢,都应该保护我们的优秀传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让我们现在的社会更和谐,应该让我们未来的发展更美好。
思路设计二:颠覆也是一种坚守
在一定的底线上,颠覆也是一种坚守。没有哥白尼对日心说的颠覆,我们就无法认清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没有对神灵控制生老病死观念的颠覆,我们就无法让自己更健康更长寿,没有对千百年来帝命皇权思想的颠覆,我们就无法进入现在这样自由民主的生活。计算机的发明发展,机器人的出现更是颠覆了人们对机器和人的观念,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些颠覆其实都是一种坚守,是对科学对真理的坚守,其底线和目标是人类社会更快更好更和谐地发展。
思路设计三:坚守亦是一种颠覆
从某种程度上,坚守就是一种颠覆。坚守是一种品质,对正义、操守、良心、修养、传统的坚守,便是对媚俗、虚无、叛逆、无厘头等行为的否定和颠覆。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传统的东西在物化政策中式微,精神在奢华纵欲的导向中羸弱,精神文化的严肃性在游离中消褪,文化遗产在经济利益的主导下在肆意开发中凋零,面对浮躁变异,如果我们能够冷静的对真理、良知、正义等予以坚守,那么就是对缪误、错误的否定和批判。
【精品走廊】
英雄岂能恶搞?
众所周知,刘胡兰是家喻户晓的小英雄,一句“怕死不当共产党”更是穿越了时空。那个时候还不明白毛主席题写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到底是何意思,只知道她是为了一种伟大的信念而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那时候每天看见姐姐和那些女孩子在跳橡皮筋的时候边跳边唱:“刘胡兰,十三岁,参加了革命游击队……”,姐姐早已为人母,但是多年前她们唱的歌谣还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里。
今年的1月12日是刘胡兰牺牲六十周年纪念日,一位素以发牢骚而著名的副教授在自己的博客里面对于刘胡兰的牺牲发表了一种“崭新”的观点——是刘胡兰的乡亲杀害了她。看到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的这件事,我疑问顿生,到底事实是怎样的?我上网以“刘胡兰”为关键词搜索了一下,竟然得到了795,000条搜索结果,顺次点开一些看了看,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我记忆中的英雄已经被“颠覆”的失去了真相。刘胡兰竟然成了蓝眼金发的外国女孩子形象。这些随意的颠覆,不但没有能够坚守让我们的社会发展得更好的底线和目标,反而动摇了价值观未形成的青少年的信念,这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有害的。面对这些,我无语,无语中带着愤怒。
郁达夫曾经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我们的民族历史上涌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杀身成仁,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但是我们却甘心情愿沦为一个更为可悲的民族,颠覆和恶搞轮番上阵,从秘史秘闻的层出不穷到什么所谓的岳飞“不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是“阻挠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的历史罪人”……现在又出了个刘胡兰的死因不明。我真的是要拍案而起了,我想质问说这些话的人,有没有仔细研读过历史,有没有拷问过自己的良心;如果发言的人还是以学者、知识分子自居的话,是不是应该反思反思学术的严肃性和独立性。作为社会的精英层,只言片语都能引起关注。而这种违背了事实的说法和做法却极其有损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
英雄,是我们民族和时代引以为豪的榜样,他们以其穿越时空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虽然英雄也来自于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中,他们也会有缺点会有不足,他们不是“高、大、全”的神,我们也没有必要去人为的拔高他们的形象,我们所获得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在于英雄的精神。人在世界上存在的第一要义当然是在于生存之物质基础,但是只有精神财富才能保证人生活的幸福和高尚。刘胡兰的精神就是对于信仰和真理的坚定和忠贞、为了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革命气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投入,也需要我们始终坚守这种精神并付之于饯行。
中国的腾飞不仅仅要看经济实力也要看精神文化实力,在丰富和多元的文化中应该坚守英雄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主流文化的绝对影响力量,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有这样的民族才是真正从内到外充实而强大的民族。现在出现的这些不和谐音符,我想应该是暂时的,因为正义毕竟是正义,一定将得会到伸张,得到坚守。
点评:
作者满怀愤懑之情,以抨击当前社会某些人对英雄刘胡兰的恶搞为切入点,对当下的种种恶搞行为作了深刻的分析,旁征博引,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对这些社会现象的愤怒与忧虑,呼吁人们应该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时刻警惕年轻人把叛逆、反传统作为自己价值取向的一种错误行为。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天边很熟悉,对身边很陌生;对天边很关注,对身边很厌烦;对天边很热情,对身边很冷漠……其实,你的天边,也是他人的身边,而你的身边,正是他人的天边。
  请以“天边与身边”为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