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05:49:13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他是一个近乎神话般的人物。从1976年创立微软至今,他和他的团队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微软帝国。2008年7月1日,他退休了。这个正当事业巅峰,融技术天才、商业巨人、永远长不大的大男孩儿为一体的53岁男子,一个连续13年的世界首富,在精力充沛之际,将580亿美元财产悉数捐出,断然离去。这个人,就是比尔·盖茨,一个创造了商业帝国,而后又义无返顾地将其全部回报给社会的当代英雄。他的成功,让人们重新定义技术、财富以及人生价值;他的成功,唤醒了人们心中藏匿多年的渴望——只要努力、专注,一切皆有可能!而他英雄般的离去,不过是一次更为华丽的转身,转身之后是更令人尊敬的“蝶变”——选择用道德、文明、慈善的方式来影响世界。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人物故事,对于这类材料,审题时要特别注意人物的精神实质,体会出人物精神的现实意义。比尔·盖茨是一个“神话”,也是众多青少年的偶像。很多青年看重的是他的财富而很少去关注他身上体现的其他精神。审读这则材料,关键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技术、财富与人生价值,二是动力与渴望,三是道德、文明与慈善。这些,在选择侧面或角度时可以进行观照。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精明的荷兰花草商人,千里迢迢从非洲引进了一种名贵的花卉,准备到时候卖个好价钱。商人对这种名贵花卉爱护备至,许多亲朋好友向他索要,一向慷慨大方的他竟连一粒种子也不肯给。他计划繁育三年,等拥有上万株后再开始出售和馈赠。第一年春天,他的花开得很漂亮。第二年,花朵变小,还有一点杂色。到了第三年,花朵变得更小,花色也差多了。他请教植物学家,原来这种名贵名花染上了隔壁邻居家花圃里其他品种的花粉。植物学家告诉他:要想使此花不失本色,就得让邻居花圃里也种上这种花。商人照着做了,结果周围成了这种花的海洋,并且花朵硕大、色彩纯正,株株雍容华贵。商人和邻居全都发了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学会分享,让世界微笑
花草商人对自己的名贵花卉爱护有加,连一粒种子都不愿给亲朋好友。然而,种下的花却开得一年不如一年漂亮,甚至花朵变小,花色也差了。后来,他听从植物学家的指导,给了邻居花种,让他们也种上了这种花,他们都获得了成功。
这不正是道出了学会分享的重要吗?
学会分享,人与人之间会更加亲密友好。在幼儿园,我们会看到几个孩子共享一块蛋糕,共玩一个玩具,他们脸上无不洋溢着欢乐;在学校开学初期,我们常会看到几个同学共享从家里拿来的特产,他们时而说上几句,时而相视一笑,友谊的花朵开得绚烂芬芳。分享,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了,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学会分享,大家可以携手共进。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说:“在竞争中,取胜的方法不是以任何手段挤垮对手,而是以合作、共赢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懂得分享,海尔集团才由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逐渐成长为世界顶尖的大集团公司乃至全球最强的企业之一。
学会分享,人类方能共同进步。居里夫人因长期研究放射性元素而遭受到各种病痛,但她仍毅然决定将提炼出的放射性元素──镭的所有有关资料公之于众。她说:“它应属于全人类。”当时已经有许多商家在准备等她申请专利权后,就高价买断她的研究成果,以便大发其财,可她却将其无偿地向世界公开。近代以来,科学家们在居里夫人开创的领域继续阔步前进。居里夫人的分享,让人类共同进步,世界怎能不为此微笑呢?
学会分享,一瓶香水可以让处处飘香;学会分享,一份快乐可以化作无数份快乐;学会分享,“一”可以化作“无数”。
人不是独自存在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学会分享吧!付出的同时,我们也会收获很多,世界也会为我们微笑!
本题解析:
文题材料本身是一个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故事,要全面把握材料,没有什么关键句可抓,这就需要从中提炼。可以先从中找到叙述的对象──花、人、环境,其中“人”是关键性因素。再结合由果溯因法──“果”是商人和邻居都获得了成功,那么“因”呢?是商人给了邻居花种改变了自己花圃周围的环境。那么商人这种行为是什么?是分享,是合作。合作赢得了成功,分享得到了共赢。
注意不要浅尝辄止或纠缠于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去大谈什么环境与成功、慷慨与自私……更不要无中生有谈什么宽容、索取与回报、做对手的朋友……也不要刻意求新以致拟出“狼狈为奸有点好”这样另类的标题来。
只要向纵深掘进,就会发现“分享”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就可以发现许多立意构思的方向:
一、从分享的主体入手。人际关系本来就是一种互动关系: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郑板桥曾经说过:“为人处,即是为己处。”《红灯记》中有一句台词:“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分享。分享需要有豁达的心胸,坦诚的态度,有时还需要一点策略;分享是一种大智慧。沿着这个角度立意,会写出极为深刻的文章。
二、从分享的客体入手。可以定位于敞开心扉,分享他人的生活和思想、痛苦和欢乐、经验和教训,这里的“别人”还可进一步拓宽,可以是集体之间、国家之间,甚至是大自然、历史……人与人之间可以有“共享”的地方,地区与地区之间也可以有“共享”之处。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地球原本就是一个“村子”
三、从横向入手,扣住“分享的范围”展开。从物质层面看,可以定位为“分享既帮助了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了愉悦;失去了一些,得到了更多”。事例很多,比如比尔"盖茨做大量的捐赠、瑞星公司免费让人试用杀毒软件……从精神层面看,精神上的分享不会使你损失什么,却能收获很多:把你的快乐与人分享,你的快乐将增加一倍”。有了分享,我们这个世界才充满温情和美好。
四、从纵向入手,扣住“分享的意义”展开。从历史角度看,人类能够分享、善于分享,才脱离了野蛮与蒙眜,走上了科学与文明的时代。从当今社会的形势来看,人类早已步入信息时代,资源的共享已成为一种必须。有了分享才有了今天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奔月航天器里吟唱的是合作的歌,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书写的更是共享的诗。
其实,以上四个方面的每一方面又都包含好几个角度。有这么多角度供你选择,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应该不在话下了。
[ 参考题目]
1.分享的快乐
2.分享是一株幸福的花
3.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4.切一半苹果给别人
5.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6.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7.分享成就高贵
8.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於陵子·人间》中有一个故事说:中州有一只蜗牛,想振奋起来干一番事业,却又时时责备自己软弱无能。想向东去攀登泰山,计算一下要走三千多年;又想向南去涉长江和汉水,计算一下也要走三千多年。再想想自己的寿命,不过朝暮之间就要死去。于是不胜悲愤,“枯”死在蓬蒿杆上,而被蚂蚁嘲笑。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优秀例文一:精神可以到达?
雨果曾经说过:“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在强大的自然伟力面前,人有时显得非常渺小。然而人之所以每个征服自然,是因为人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才使得人类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不可战胜的顽强意志力。?
人们在嘲笑“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的同时,却忘了蚍蜉所具有的强大的精神信念。也许人们会同情那只蜗牛的枯死在蓬蒿杆上的不幸命运,可是我们要知道,我们之所以为蜗牛的悲剧所深深触动,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看到蜗牛面对强大的困境而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事实上,蜗牛缺乏的恰恰就是冲破困难束缚去取得成功的精神信念。尽管登泰山、涉汉江的宏伟目标对一只蜗牛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但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的目标,有着自己的理想,它就拥有了强大的对取得成功的精神信念。遗憾的是,那只蜗牛最终失去了克服困难的决心,所以也就免不了落得个在众人的嘲笑下枯死于蓬蒿杆上的悲剧结局。也许有人会反驳说,难道有了精神信念,蜗牛就可以用三千年时间走到汉水、登上泰山?其实不然,虽然目标难以实现,但只要拥有这种精神信念,它就会朝着目标一直努力,即使达不到预期效果,它也会在实现目标的努力过程中获得满足,会在短暂的生命中拥有挑战的乐趣。这也是值得人们推崇的一种精神力量。?
实际上,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遭逢主观愿望与客观事实之间的一定程度的反差。比如我们这些身在高三学习的学生,谁能保证自己就能考上自己所期望的好的大学?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在学校里苦苦求学呢?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不可能轻易承认自己在冥冥不可知的命运面前伏输的心理。换句话说,即便我们认同只要勤奋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但是谁又能承认勤奋与成功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联呢?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的真理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规避理想与现实之间发身冲突的必然宿命。但是我们又有谁因为勘破了这一点就轻易放弃了呢?这样看来,不断地追求,每个人不可回避的命题。尽管追求必然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结局,但是造化的必然是,你不可能只为着结果去追求。因为追求只是人们向自身命运叫板的一种必然结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逃脱向自身命运挑战的宿命。对那只蜗牛来说,它的宿命就是,不论爬越泰山、横渡汉水需要多少年,哪怕是刚刚爬了几步就倒毙在地,它也只能认这个“死理”。因为它别无选择。向命运挑战是造化播弄的永恒法则,谁也别想逃离它的规束。?
因此,支撑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更多的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明知道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却偏偏要去“为之”,这正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人类正是在“愚公移山”这种看似糊涂的行为实则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洞见的精神感召下,才一代一代前仆后继与大自然抗争着,才创造了今天辉煌的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蜗牛东攀泰山与南渡汉水的宏伟抱负,其意义不在于它能不能到达,而在于它的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舍身取义,不外乎是在实现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精神与价值。屈原自沉汨罗江,不外乎是要向世人昭示他的信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不外乎是要实现他所崇尚的节操。正是这些信仰与节操等虚无飘渺的东西,才使得后人获得精神的启迪与感染,那就是只有不向命运低头,才能使人们摆脱一切懦弱与卑怯的枷锁,从而获得超越自我超越自然的伟大力量。
本题解析:1.材料解读
首先要理解好《於陵子?人间》这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寓言所揭示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即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之间的不“对称”。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个人的努力往往显得微不足道。换句话说,在强大的自然规律面前,人类许多行为往往显得非常渺小和不堪一击。比如,在永恒存在和不断流走的时间面前,人类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因为谁也不能挽住时间的车轮,并回到过去,青春易逝人易老的感叹就是这种心迹的一种反映。面对这种无可奈何的局面,古往今来,就引发了许多人的遐思。在庄子眼里,以有涯的人生去求无涯的知识是一种糊涂行为。许多问人墨客也由此感叹人生如梦。在今天看来,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消极遁世思想。积极的态度如毛泽东的“一万年只争朝夕”,则是人类在明知不可为的强大的自然宿命面前奋力一搏的思想代表。正是这种积极进取的思想主宰,才使得人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不断挑战自身的极限,以一种宏伟的气魄与自然抗争。所以中国许多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反映。《於陵子?人间》所提供的正是这种思想的一种蕴涵。它是假借蜗牛的行为从反面向我们提供了人在不可抗拒的命运前面的一种态度。蜗牛采取了一种消极与退避的态度,放弃了自己的拼搏与抗争。这种思想实际就是庄子消极无为思想的一种具体呈现。?
在明确话题所蕴涵的基本命意基础上,就要尽量拓展思考的空间,尽力将人类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所显示的坚忍不拔的抗争精神挖掘出来,使网罗的材料具有基本相同的“色调”,即努力将人类在强悍的宿命面前永不妥协的不屈精神表现出来,从而揭示出话题所包含的本质性认识。?
2. 立意点拨
①从自我力量与强大的自然关系上:积极进取,永不言败,永不妥协。
②从蜗牛对自己的认识上:发现自我力量,挖掘自我潜力
③从蜗牛考虑自己的寿命上:只争朝夕,实现价值
④从蜗牛的开始思考到最后结局:有梦想,就行动,不必在意是否到达。(既然选择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⑤从蜗牛的理想不断变化,最终放弃上:理想要始终如一,要切实可行,不可好高骛远。
点评:本题是一道材料题,所给的材料整体看,可供分析的角度较多,学生在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先要把握好大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整个材料的不同侧面的理解,确定自己的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
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旅行团结束了张家界——凤凰城一线旅行后,在回程的车上两人谈论道:
甲:张家界的风景太美了!有机会一定要走出去,多观赏一下祖国的名山大川,品味各地景观中蕴含的韵味。
乙:还是多观赏一下家乡近处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吧!有人一生东游西览,却连自己眼皮底下很有名的景色都未仔细观赏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参照2010年甘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请以“渴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