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22:19:14
1、其他题 补出下面各组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小题1: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_,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3:舞幽壑之潜蛟,___ 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小题5: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小题6:_______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参考答案:
小题1:小弦切切如私语
小题2:钿头银篦击节碎
小题3:泣孤舟之嫠妇
小题4:寄蜉蝣于天地
小题5:金就砺则利
小题6:朝菌不知晦朔
本题解析:注意易错字:钿、篦、嫠、蜉蝣、砺、晦朔
点评:本题最的特点是难写字多,所以提醒学生在平时的积累中一定要正确书写,特别是对难写字,不能有畏难情绪和侥幸心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4分)
小题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
小题2:?▲?,?▲?。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楚辞·离骚》)
小题3: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楚辞·离骚》)
小题4: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小题5: 曹操在《短歌行》中说:“?▲?,?▲?”。 这是以前人自比,表示愿意殷勤接待贤才,渴望有更多的人才来帮助自己建功立业之意。?
小题6:《归园田居》中用比喻手法抒发诗人思恋田园生活的心情的诗句是“?▲?,?▲?”
小题7:《兰亭集序》中表达作者否定那种把生和死看成相同、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相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小题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小题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小题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小题1: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小题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小题1: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14分,每空一分,有错字不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比黄花瘦。
(3)四十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3)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一尊还酹江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5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看戏时,凤姐说小旦龄官像一个人,宝玉宝钗都知道却不说,只湘云心直口快说了出来,大家都说果然像,宝玉忙向湘云使眼色,湘云以为宝玉不让她说,黛玉以为宝玉和湘云一起取笑她,结果闹得宝玉在湘云、黛玉两处不讨好。
B.元春送来一个灯谜,大家猜了写在纸上,又各作一首送进宫去。第二天太监传话说只二小姐和三爷猜得不对。贾母也组织大家猜谜,贾政见屏风上大家所作之谜皆是不详之物。心内愈思愈闷,只有宝钗一首让他略觉心宽。
C.贾环在王夫人炕上抄写《金刚咒》众丫鬟都不理他,只有彩霞还和他说得来,宝玉回来后,和彩霞说笑。贾环素日恨宝玉,又见他和彩霞闹,便装作无意将油灯碰倒在宝玉脸上,想将他眼睛烧瞎。宝玉满头满脸都是油,所幸眼睛无碍。
D.宝钗来宝玉处看望,睛雯和碧痕拌嘴,将气移在宝钗身上,抱怨说:“有事没事跑来了就坐着,叫我们半夜三更不能睡觉。”此时黛玉也来叫门,晴雯一向和黛玉关系较好,立刻消了气,开门让黛玉进来说话。
E.宝玉到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在午睡,金钏儿在给她捶腿,宝玉便和金钏儿逗乐调情。此进王夫人醒来打了金钏儿一个耳光并训斥了她一顿,要赶她出府。金钏儿苦求无果,含羞被逐,后投井自尽。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题中,B.贾政见屏风上大家所作之谜皆是不详之物。心内愈思愈闷,又见宝钗一首,更觉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愈加烦闷。D.晴雯没听出黛玉的声音,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将其拒之门外。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