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7-31 21:35: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下面一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继续回来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短剑
一个剑客向一位武林高手请教:“你是怎么练就一身绝技的?”
武林高手拿出一把仅有一尺来长?的短剑说:“是这把短剑,成就了我今天的武功。”
剑客大惑不解:“别人的剑都是三尺三寸长,可你的剑只有一尺。用这么短的剑,显然是将自己置于劣势,它怎么反而能成就你的武功呢?”
武林高手说:“正因为在兵器上处于劣势,我才时时刻刻警醒自己,一旦与别人对阵,我是多么危险。只有练成一流剑法,才能以剑法之长补兵器之短,从而克敌制胜。日久天长我的剑法越练越精,劣势就变成优势了。”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在激烈的竞争中失败了,我们常常抱怨自己客观条件不如人,而很少反思自己是不是本领技艺不如人。客观条件优越固然不是坏事,但如果过于依仗客观条件而忽视了主观的努力,忽视了本领技艺的提高,失败自然在所难免。反之,客观条件不好自然也不是好事,但因为客观条件不好而又有志于在竞争中取胜,你就会时时激励自己,不断磨砺自己,力图“以剑法之长补兵器之短”,这样,临阵交战时,你就会克敌制胜。所以人家常说“自古纨绔少伟男”而“苦难是一笔财富”。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生陈作兵的父亲半年前确诊为“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转移”,无法手术。陈作兵一度束手无策,最后他从科学的角度,理性地尊重父亲的决定:放弃治疗。在他的安排下,父亲回到诸暨老家,不再服药、打针,还亲自下地种菜,只吃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一家人也不再提父亲的病情,直到父亲去世……父亲走的时候,很平静,很满足。
陈作兵的行为诠释了孝顺的另一种含义,他父亲对待生命的态度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认识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材料作文,要认真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此为中心作文。本材料主要讲述陈作兵面对癌症晚期的父亲,选择了从科学的角度,理性地尊重父亲的决定和这种对待生命的态度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构思:
1、从儿子的角度:应该理性的孝顺(正面);孝顺不应在医学面前低头(反面)。
2、从父亲的角度:科学地看待生死;面对生老病死,当顺其自然。
3、从全面的角度:正确认识延续亲人生命与恪守孝道的关系;善待生命的方式不只是打针吃药。
……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赏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没错过,抓住了,应该好好珍惜;错过,溜走了,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酝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更添光彩。
请以“错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带有浓厚哲理色彩的话题作文。人的一生总会有许多错过——错过一个动人的眼神,也许会错过一场缠绵的爱情。一次误会,也许就错过了一段真挚的友谊。一个小小的疏忽,也许就错过不会再来的机遇。这一次的错过,造成了人生一次次的缺憾,但也磨练了人生,成就了人生一种别样的美丽。其实,每一次错过,都可以演绎成一段精彩的故事,话题可由此生发开去,编故事,写议论文等等。当然,写作时应紧扣话题,将这一次次的错过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描写出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这样的作文才大气,才有深度。
一、作文审题立意
切合主题的立意
错过也是一种美。 豁达、积极地看待错过
错过也是一种收获 从错过中汲取经验,不要再错过就行
错过了太阳,还有月亮 错过成就你的另一番人生
有所错过,就会有所成就
符合题意
没有错过,就没有成功 不要错过
抓住人生最主要的东西,不要错过
大谈错过的概念 错过=错失=错误
二、抓住话题最重要的信息
认真分析材料 把握好材料中心
分析提示语,分析文章的侧重点 三者要统一
寻找作文的的命题意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请阅读文字,按要求作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已矣乎①!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②者也。”(《公冶长》)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③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荀子亦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①已矣乎:算了吧!指孔子恐其再也见不到“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的人而叹息。已,止也。②讼:咎责、忏悔,检讨之意。③食:通“蚀”,指日月亏蚀。
结合上面语段,谈谈你对“自省”在自己人生成长中的理解与认识。
请以“省(xǐng)”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50分)


参考答案:

古人多以“三”为大,大在何处?大在刘备“三顾茅庐”的虔诚,大在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更重要的则是大在“三省吾身”的谦恭和谨慎。古人如此,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到了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种“三省吾身”的道德修养。
立身不从一步起,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尘脱俗?处世不会退一步,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堂正为人?这需要我们“三省”自己的追求与志向,这需要我们“三省”自己的处事和做人。可是,倘若蚍蜉撼大树的狂妄,倘若蟪蛄不知春秋的无知,即使有再高的志向和理想,也与成功无缘。自立,需要自身的信心和智慧去寻找;自强,需要我们的毅力和反思。
处世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不是左右逢源的奉承,而是我们自省的真诚过程、自省的高尚精神。
一省吾身,知书不可不虚,虚则文理而居;人心不可不实,实则为欲不入。心灵的谦恭,为人的谨慎,才是对抗物欲诱惑的坚实堡垒,才是抵抗物欲侵蚀的不坏金身。世上再没有什么能抵得上心灵的纯净和自省吾身的高尚。既然这样,那么你不妨问问自己,我还固守着一方心灵的净土吗?当尘世洗涤之后,心灵还如莲花般洁白无瑕吗?否则就要三思自省以清污、三思自省以退浊。
再省吾身,知孤云出岫,去留无一相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自省需要我们的心空一片宁静,需要我们的情愫一片真诚,道存心底再观世界。表面的光辉与浮华太过刺眼,因为它挡住了真实;夸张的色彩与线条太过喧闹,因为它只折射出炫目的光彩,隐藏了致命的暗伤。那么,我们如何超过尘世的眼睛来重新审度?宁静而后知“致远”,淡泊而后知“明志”,让我们睁开心底那双自省的法眼,从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出发来观察生活,来享受人生。
三省吾身,知情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美景不在阔,而居篷窗竹屋之下,风月亦奢。自省,让我们清空心中的欲念,拾身边哪怕只是微小的幸福与感动;自省,让我们清点心中的渴望,重获身边哪怕只是点滴的欢笑与泪水;自省,让我们打点生活的行装,重整身边哪怕只是丝毫的坚毅与信念,从而在自省后找到心的归属、灵魂的彼岸。
古人三省其身,省一是言行,省二是作为,省三是修养。今天,我们三省吾身,则应自省的是追求、信念、情操。但愿自省之后,我们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本题解析:
自省就是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自省即自我反省。孔子提出的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四书集注》)孔子的学生曾子很能力行“自省”这一主张,他经常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即检查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战国时荀子则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作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环节。他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