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7-31 21:21: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多选则按前四题计分,共4分)?
(1)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王实甫《长亭送别》)
(2)惨象,____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亦欲以??,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4)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渔父》)
(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青玉案》)


参考答案:(1)淡烟暮霭相遮蔽?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4)众人皆醉我独醒?(5)灯火阑珊处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指出说法正确有一项
?[?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
B.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的“蓝”和“取之于蓝”中的“蓝”相同。
C.《劝学》是《荀子》里的第一篇。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
D.《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任选一题)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此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此后他们各做了什么事情?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尤三姐)一听贾琏要同他出去,连忙摘下剑来,将一股雌锋隐在肘后,出来便说:“你们也不必出去再议,还你的定礼!”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给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尤三姐还的“定礼”是什么?尤三姐自杀,柳湘莲离开了贾琏新房,随后发生了哪些事?
选第(? )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曹操伪作徐庶母亲手书,叫他来许昌,孝子徐庶离开刘备。
  徐庶到许昌见至母亲,知道中了曹操奸计,此后虽在曹营,终身未替曹操出谋献策。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2)柳湘莲家中传代之宝鸳鸯剑。
  柳湘莲梦见尤三姐,醒来后被旁边的道士点破迷关,然后截发出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任选一题)  
(1)《三国演义》中的徐庶是诸葛亮的挚友,却投了曹操。请简述与此相关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备惊慌勒回马问赵云曰:“前有拦截之兵,后有追赶之兵:前后无路,如之奈何?”这是刘备偕同孙夫人在逃离东吴途中说的话。他们后来安全地离开了东吴。他们是怎样离开的,请简要叙述这个过程。(《三国演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徐庶是诸葛亮的挚友、刘备的谋士,并为刘备推举诸葛亮。但因其母亲为曹军所囚,出于无奈而投了曹操。他的母亲因其投曹而自缢。徐庶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痛恨曹操,他在曹营的数十年间,不曾为曹操设过一谋。(意对即可)  
(2)他们先是拆看孔明的锦囊,后由刘备告知孙夫人,孙权与周瑜设下美人计,是为了囚禁刘备而夺荆州。孙夫人听后大怒,责怪孙权无情,大骂周瑜,亲自出面喝退前来追杀的(徐盛、丁奉、陈武、潘璋等)两队兵马。刘备一拨人马来到刘郎浦,遇上前来迎接的诸葛亮,得以安全离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小题2:歌台暖响,??,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3:诚宜开张圣听,________________,恢弘志士之气,___________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参考答案:
小题1: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
小题2:春光融融?舞殿冷袖
小题3:以光先帝遗德 不宜妄自菲薄


本题解析:这几个小题的默写没有什么难度,这些都是课本中的名篇名句。但是越是熟悉越是容易的句子,越得细心。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