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7-31 21:05: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23-24题。(6分)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韦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金陵:指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非指南京。府相:对东道主周宝的敬称,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中堂:大厅。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韦庄:唐末五代诗人。
23、沈德潜评此诗颔联时说:“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请你结合沈德潜的评价简要赏析这一联。(3分)
24、诗歌的前三联极写夜宴之华丽,尾联却用了一个“愁”字,这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参考答案:23、本来神话中的仙境,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而诗人却倒过来说,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象这样的“人间富贵家”。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惊人的豪奢。
24、一个“愁”字,点出了清醒的诗人并未被迷人的声色所眩惑,而是别抱深沉的情怀。酒阑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扬子江头,西望长安,北顾中原,兵戈满天地,山河残破,人何以堪!伤时,怀乡,忧国,忧民之情涌上心头。


本题解析:诗歌赏析:诗题中的金陵,指润州,即今江苏省镇江市,非指南京。唐人喜称镇江为丹徒或金陵。如李德裕曾出任浙西观察使(治所润州),其《鼓吹赋·序》云:“余往岁剖符金陵。”府相,对东道主周宝的敬称,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堂,大厅。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
  起二句连用三个“满”字,笔酣意深。满耳的笙箫吹奏,满眼的花容月貌,满楼的红粉佳丽,佩戴着炫目的珠宝翡翠,真比吴娃还美,若非仙宫似的富贵人家,哪得如此。
  颔联“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正以此意承接首联歌舞喧阗、花团锦簇的豪华场面。可诗人匠心独运,以倒说出之,便觉语新意奇。本来神话中的仙境,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而诗人却倒过来说,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象这样的“人间富贵家”。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惊人的豪奢。沈德潜评此诗时说:“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
  颈联“攒”、“曳”二字丝丝入扣。雕饰精美的门庭,灯烛辉煌,象是红烛夜市一般。歌女们翩翩起舞,彩衣象牵曳着碧空云霞。轻歌曼舞,轻盈摇曳之姿毕现。“夜攒”益显其满堂灯火,“晴曳”更衬出锦绣华灿。“夜”和“晴”又把周宝夜以继日、沉湎于歌舞声色之中的场面写了出来。
  诗吟至此,已把争妍斗艳、溢彩流光的相府夜宴写到绝顶了,收笔几乎难以为继。而诗人别具心裁,毫锋陡然转到了宴会场外的静夜遥天:“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一个“愁”字,点出了清醒的诗人并未被迷人的声色所眩惑,而是别抱深沉的情怀。酒阑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扬子江头,西望长安,北顾中原,兵戈满天地,山河残破,人何以堪!伤时,怀乡,忧国,忧民,尽在一个“愁”字中含蕴了。
  “月半斜”之“半”,既是实景,又寓微言。这时黄巢起义军纵横驰骋大半个中国,地方藩镇如李克用等也拥兵叛唐,僖宗迭次出奔,唐王朝摇摇欲坠。只有东南半壁暂得喘息,然而握有重兵的周宝却整日沉湎酒色。这样一个局面,岂不正是残月将落,良宵几何!
  全诗用四分之三的篇幅重笔浓墨极写阀阅之家穷奢极欲、歌舞夜宴的富贵气象,而主旨却在尾联,诗眼又浓重地点在一个“愁”字上。一“愁”三“满”,首尾相应,产生强烈的对比作用。三“满”正是为了衬托出深“愁”。“愁”,是这首诗通前彻后的中心轴线。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小题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6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①用燕雀、蝴蝶、蜘蛛等动景反衬(侧面表现)乡村的清净;②用月影从侧面烘托了乡村夏夜的清静;③用溪水之声反衬环境的清静。(三类意象各1分,反衬、烘托各1分,两个都写到给3分,首句直接表现乡村环境的清静也可给1分)
小题2: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喜爱(1分),对归隐乡村的向往(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诗句逐句进行分析,首联、颔联诗歌描写的是燕雀、蝴蝶、蜘蛛等的动景: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这里诗人以燕雀、蝴蝶、蜘蛛等动景反衬乡村的清净。
颈联描写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的景象,月影、溪水动静结合从侧面烘托了夏夜的清静。
小题2:本题可结合诗句分析,作者选取远离官场的农村夏日景象,通过写燕雀、蝶、蛛网的动来衬托出乡村生活的恬静,使得乡村生活生意盎然,充满情趣;乡村整体的闹,恰恰表明了他们的祥和,表现出农村的“风日清”;而农村的“风日清”正反衬出官场的污浊难耐。“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表达作者的心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心已静极。全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
考点18: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烽不过秦”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不超过3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不超过6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3.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又说明诗人的情绪有了转变,使诗的格局显得有波澜。(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意对即可)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涵了思乡的情感。(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4)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5)?___________ ,见不贤而自省也。(《论语》)


参考答案:
(1)辩乎荣辱之境?(2)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4)弓如霹雳弦惊?赢得生前身后名 
(5)见贤思齐焉 (每写对一句给1分)


本题解析:熟背原文,不出现错别字。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