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四)

时间:2017-07-31 20:58: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市政府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缺水形势,通过新闻媒体向市民发出了一封倡议书,希望市民积极行动起来,节约每一滴用水。
B.奥运精神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水平的主要指标,它极有可能意味着中国从此在世界上真正强大起来了。
C.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的原理与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的原理有同有异,对此,科学界的说法也不一致。
D.研究史料的编纂、收集、整理、分类、保管的专门学问,就是史料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奥运精神”与“主要指标”无法搭配。C.后句“说法也不一致”语意不明。D.“编纂、收集、整理、分类、保管”不合逻辑,应为“收集、分类、整理、保管、编纂”。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常以“龙芯产业化机构”身份出现的江苏龙芯梦兰公司,主要从事龙芯电脑的生产、研发及销售,并非直接涉及处理器的研发及销售。
B.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发现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
C.我国中西部地区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建立的关键时期,尤其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保障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中,急需熟悉现代金融业的管理人才。
D.青年精英的外流与流失背后,反映了国内科研、企业机构吸引力的匮乏——从科研机构用人机制、科研环境到薪酬标准,国内外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词序不当,“生产、研发”应改为“研发、生产”;B.搭配不当,“发现”改为“创设”;C.成分残缺,在“当前”前面加“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C.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特色;B“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C、主客体颠倒。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
B.如果今天我们漠视母语,不精通、不会用母语,不仅是一个缺乏个性特征的民族,还将是一个“愚蠢的民族”。
C.建设部要求,各地要把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D.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发生塌方,工段长俞康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缺少主语。B项是一个多重复句,总的关系是假设关系,因成分残缺,致使整个句子读起来不顺畅。在“不仅”前加上“那么我们的民族”——“那么”与“如果”呼应,“我们的民族”作表示假设结果的分句的主语,意思就贯通了。D项去掉“的安全”。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B.在《特里尔的幽灵》中,写了才华横溢的瞿秋白,“把栏杆拍遍”的宋代大词人辛弃疾,以及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林则徐。
C.权威人士认为,随着个人收入的公开和透明化,金融体系和信息化的普及与完善,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条件已经越来越成熟。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成分残缺,“在……中”的句式使句子的主语缺失。C.搭配不当,“金融体系和信息化的普及与完善”中,“完善”和“普及”位置应换一下,以分别对应前面的“金融体系”和“信息化”。D.动宾搭配不当,“塑造”与“事迹”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可将“事迹”改成“形象”。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